看這些照片就知道西方人和亞洲人的喜好了
2019/05/09
一方面,歐美人和亞洲每人平均對「早市」和「電車」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及色調樸素的物品評分較低。另外,關於歐美人對「墨魚刺身」的反應,「或許是由於過於偏離自己的常識,有的人甚至産生了厭惡之感」(早野)。
對主觀評價與腦波的反應結果進行比較後,早野認為,「人在有意識狀態下的評價,存在單純被自己不常見的圖片吸引的傾向,但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則存在札根於自身文化和風土的本質上的喜好差異」。
![]() |
日本島根縣的玉造溫泉街(資料圖) |
那麼,面向主觀評價與腦波反應不同的歐美人,怎樣提供資訊才比較有效呢?早野指出,「不單單發佈圖片,通過語言來介紹圖片的背景及相關故事十分重要」。
調查對象瀏覽圖片的「視線停留時間」調查顯示,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亞洲人更愛瀏覽自己喜歡的圖片。而歐美人則不管自己是否喜歡,更愛瀏覽含有多種事物的圖片。早野表示,「即便看到對圖片的評論,歐美人也總是試圖解釋圖片的意思」。
據稱,受到歐美遊客青睞的《孤獨星球》等旅行指南與亞洲人喜歡的以圖片為主的指南相比,文字描述更多。
調查還顯示,不論什麼過國家和人種,男女之間在喜好方面都存在差異。儘管腦波及注視時間沒有明顯差別,但在主觀評價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喜歡瀏覽聚焦在「飯糰」、「牛肉」、「風景」等某個素材上的圖片。而女性則喜歡菜品較多的餐點照片、人們在河上泛舟的風景等內容豐富的圖片以及描繪人物狀態的圖片。
儘管日本各地都在大力發展入境遊,但瀏覽一下各地的主頁及宣傳冊就會發現,有不少呈現的是相互類似的圖片。今後可能需要採取戰略性應對措施,例如根據想吸引的外國遊客所屬區域的不同而改變這些圖片。
此次調查時間為2018年12月,對象為居住在東京圈的24名外國人(日本、南韓、中國大陸、台灣、美國、英國、法國),讓他們瀏覽佐賀縣的觀光圖片,進行了視線、腦波、主觀評價、事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來日本幾年以內的在日外國人。
此外還實施了另一項調查,以2019年1~2月到境外(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旅遊過的512名在美居住者為對象,通過網路進行了問卷調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