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op與K-Pop的差距只有一個網際網路嗎?
2020/12/15
南韓流行音樂(K-POP)可謂新星輩出,在全球遍地開花。但日本卻很難出現火遍全球的年輕明星。由於演唱會和CD銷售等傳統行銷在日本國內市場擁有一定規模,日本娛樂産業對線上和海外市場缺乏熱情。隨著人口不斷減少,日本音樂市場很可能縮小。有人開始擔心日本這種獨特模式的發展前景。
Hey!Say!JUMP舉辦了線上活動 |
「對於想加入高品質唱跳組合的人來説,現在學習韓語是一條捷徑」,日本人氣組合AAA成員日高光啟(SKY-HI)如此斷言。他9月成立了藝人經紀和唱片公司BMSG,擔任負責人兼首席執行官(CEO)。計劃2021年推出一個5人男子組合,目前正在進行試演選拔。
日高光啟表示,最近10年南韓的優勢地位獲得進一步提高。他表現出了強烈的危機感:「雖然日本可以找到有才華的人才,但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很少。在音樂方面也落後於人,日本甚至會購買未被K-POP採用的歌」。
實際上在日本,新的唱跳組合活躍的情況有限。《日經娛樂!》發佈的2019年演唱會「動員能力」(單場演唱會可以容納的觀眾人數)的調查顯示,在日本出道3年以內的歌手中,演唱會規模最大的是K-POP男團SEVENTEEN。第二名同樣來自南韓,是擁有多國籍成員的女子組合TWICE。
J-POP的人氣唱跳組合依然是嵐和三代目J SOUL BROTHERS from EXILE TRIBE等老牌藝人。從2019年排名前50的唱跳組合「動員能力」來看,從2014年就進榜的日本團體佔比6成。但K-POP的7成以上是2014年尚未出現的新勢力。
在新媒體的粉絲互動方面,J-POP也不如K-POP。典型例子是日本在網路運用上的落後。
嵐11月上旬在YouTube上發佈了新歌MV,之後過了接近一個月播放次數才達到470萬次。遠遠比不上一週內播放次數超過1億的防彈少年團(BTS)。BTS於10月舉辦了線上演唱會,全球共有99萬觀眾收看,歷時5個小時的演出獲得了超過50億日元的銷售額。BTS能夠靈活運用英語、日語和韓語等,強大的語言能力也對全球粉絲群體的擴大起到了支撐作用。
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音樂市場主力收益來源的現場演唱會受到巨大打擊,在此背景下,K-POP積極運用網路在全球建立起了盈利渠道,J-POP與其形成對比,二者的成敗一目了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