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參與全球鋰資源爭奪
2017/12/01
![]() |
南美多從鹽湖水中提取鋰離子(智利礦業化工) |
發現商機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從事藥品等業務的日本興和集團保有智利礦業化工超過2%股份,力拓也被認為計劃向智利礦業化工出資。豐田通商在阿根廷保有鋰權益,阪和興業向計劃在墨西哥生産鋰的加拿大企業進行了出資。
調查中國金屬行情的亞洲金屬網的數據顯示,作為鋰交易指標的中國國內碳酸鋰價格在11月中旬漲至每噸15.9萬元。超過因投機資金流入而暴漲的2016年4月的峰值,刷新歷史最高記錄。
雖然取代鋰電池的新一代電池的開發不斷推進,但其被認為要到2020年以後才能實用化。在一舉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最近幾年,鋰資源爭奪戰會始終持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 多部田俊輔、聖保羅 外山尚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