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的高價或持續10年,成為脫碳障礙
2022/05/17
當然,開發成本會迅猛增長。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西海真理指出,「銅的主要産地智利的礦山開發費用在1990~2000年最多為20億美元左右,但2014~2023年預計增至最多70億美元左右。開發費用逐年增加」。
![]() |
即使奇蹟般地發現符合條件的礦山,從銅的發現到生産,平均也需要10~15年時間。英澳資源巨頭力拓的銅事業部部長池上卓成坦言,「今後10年左右難以彌補銅短缺」。
無法填補的銅供需缺口有可能顯著影響脫碳化目標的達成時間。如果銅等原材料的價格持續高企,企業將無法以適中的價格生産光伏發電設備和純電動汽車等。假設現在的高價持續至2030年,到2030年,全球綠色需求的銅費用總額經簡單計算為970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成本將增加約600億美元。
![]() |
銅礦山(REUTERS) |
如果産品價格偏高,客戶和消費者有可能敬而遠之。高盛在3月的報告中估算稱,如果保持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局面,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將僅為21%,與中性預期的32%相比下降11個百分點。
目前歐洲以俄烏衝突為契機呼籲加快擺脫化石燃料,脫碳化需求有可能提前膨脹。但是,難以靈活地增加銅供應,存在銅短缺加劇、可再生能源産品價格上漲等影響擴大的風險。銅期貨價格上漲還證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考慮這種走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