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價因中國需求放緩等下跌3成,今後或仍低迷
2023/04/28
用於不銹鋼和純電動汽車(EV)電池材料的鎳的價格持續低迷。國際價格比2022年12月的近期最高點下降3成。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産量增長放緩,另一方面,最大生産國印度尼西亞計劃增産用於電池材料的鎳。有觀點認為,鎳的供給過剩將持續數年,價格低迷會長期低迷。
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價格4月24日一度跌至每噸23945美元,比2022年12月上旬創出的近期最高點(33575美元)下跌29%。3月下旬一度跌至22074美元,創出2022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 |
導致價格低迷的因素之一是需求疲軟。中國佔全球鎳需求的6成。日本阪和興業的理事伴野純一針對中國的需求表示,「包括面向不銹鋼的鎳在內,看不到需求的強勁勢頭」。來自純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需求也比較低迷。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NEV)1~3月産量同比增長23%。與全年同比增長98%的2022年相比,增長率下降。
在中國,新能源車銷售補貼在2022年底結束,銷量增長放緩。雖然3月有所恢復,但消費並不強勁。1~3月中國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4.5%,顯示出超出市場預期的強勁,但主要由服務業拉動,耐用消費品的消費表現不佳。
鎳價低迷長期化的另一個因素是印尼的增産。在該國,此前主要生産用於不銹鋼的鎳生鐵(NPI)等低品級産品。近期為了轉向生産被稱為「1級」的面向電池材料的高品級原料而擴充相關設施。
![]() |
印尼將增産高品級原料(reuters) |
最大生産國印尼的增産正在引發對鎳供應過剩的預期。日本住友金屬礦山預測稱,2023年全球鎳需求將比2022年增加11%,達到約328萬噸,而供給將增加14%,達到約332萬噸,出現約4萬噸的供給過剩。該公司的鎳業營業及原料部部長丹羽祐輔表示,「我們認為2023年‘1級’也將出現過剩」。
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透露,印尼政府認為,到2025年該國佔全球鎳供給的比例將上升至50%。美國摩根士丹利也指出,「印尼的供應量正在迅速增加」,在此基礎上表示「預計今後4年將保持供過於求的狀態」。
也有觀點認為鎳價的低迷會持續數年。摩根士丹利在3月底的報告中預測稱,2023年的鎳價將比2022年下降2成,到2025年將下降逾3成。
與鎳同屬於「電池金屬」的鋰的價格也在持續下跌。受盈利惡化的影響,中國出現鋰製造商啟動減産的動向。如果鎳也出現供應過剩預期加強而需求復甦緩慢的局面,行情有可能面臨進一步的下行壓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