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經濟政策 > 日本要對國內建設車載電池工廠提供補貼

日本要對國內建設車載電池工廠提供補貼

2021/11/17

PRINT

      日本政府將設立新的補貼,支援以車載電池為中心的尖端電池工廠的建設。將在2021年度補充預算案中列入1000億日元左右。車載電池作為以純電動汽車(EV)為代表的實現脫碳化的電動汽車關鍵技術不可或缺。日本政府將推動相關企業的投資,在日本國內構建穩定實施生産和採購的體制。

     

   

      日本政府力爭吸引車載電池和面向可再生能源等的蓄電池工廠。設想的對象有電池和原材料廠商、回收利用企業。支援將按工廠來確定。還將受理多家企業的聯合申請。

 

      尖端蓄電池工廠的初期投資被認為需要數百億~1000億日元左右。補充預算案中列入的金額將在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內部進行協調。

 

      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需要大容量電池。南韓調查公司SNE Research統計顯示,從2020年純電動汽車電池的産量全球份額來看,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以24%排在首位。南韓LG能源解決方案(23.5%)緊隨其後。

   

充電中的純電動汽車(資料,REUTERS)

     

      排在全球第3位、在日本國內居首的松下的份額為18.5%,比2019年下降5.9個百分點。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認為如果中國企業和歐洲企業席捲市場,日本汽車産業的競爭力有可能下降,對此抱有危機感。

 

      由於脫碳化的趨勢,相關市場今後有望持續擴大。據美國高盛預測,2020年全球合計為421吉瓦時的車載鋰離子電池的供應量到2025年將達到1700吉瓦時。其中,中國約為750吉瓦時,歐洲約為730吉瓦時,分別佔到約4成。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地區僅為約30吉瓦時。

 

      歐洲計劃為支援電池工廠等投入8000億日元補貼。美國也宣佈積極吸引相關企業,全球主導權之爭正日趨激烈。

 

      日本在10月的內閣會議上敲定的能源基本計劃中提出了到2035年之前使乘用車新車銷售全部變為電動汽車的目標。關於蓄電池,將在2030年之前在日本國內展開可合計製造100吉瓦時電池的大規模投資,這將滿足24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新推出的補貼成為具體政策之一。

 

      日本經濟産業相萩生田光一在11月15日召開的經濟産業省的專家會議上表示「關於掌握綠色環保和數位技術兩把鑰匙的蓄電池,正在為了將推動大規模生産基地選址的措施納入經濟對策而展開討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