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準時的日本鐵路也開始晚點了?

準時的日本鐵路也開始晚點了?

2018/03/02

PRINT

      

  積極利用現有線路的直達列車有助於減少換乘次數,可提升乘客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一旦發生事故或意外,晚點將波及經過這個區間的其他公司的線路。此外,工作日早晨上班高峰期的時刻表也越來越密集。有私營鐵路公司表示,「一旦發生晚點,時間就難以追回來」。   

  

  晚點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國土交通省調查了2016年11月工作日發生的不到10分鐘的小規模晚點,發現47.2%是因為「乘客乘車超時」,16.0%是因為需要「重新開關車門」。擁擠狀態下乘車耗費較長時間,同時匆忙跑上車等乘客的行為舉止導致的晚點也很突出。設備和車輛故障等鐵路公司方面的原因僅佔5.7%。

  

大井町線的新型車輛「6020系列」(左)和田園都市線的新型車輛「2020系列」(右)

  

  另一方面,從超過30分鐘的大規模晚點來看,JR埼京線·川越線達到每月3.5天,次數最多。接下來是JR宇都宮線·高崎線的2.5天、JR東海道線和JR橫須賀線·總武快速線的2.1天。原因多為人身事故、有人進入線路、火災等。

   

  人口增加導致擁擠

   

  可以看出,越是擁擠的線路晚點天數越會增加。東京圈的人口增加提高了鐵路的擁擠程度,這成為晚點次數增加的因素。日本總務省的2017年人口遷移報告顯示,東京圈(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的「人口凈遷入」狀態持續了22年,目前仍沒有出現人口聚集和擁擠狀況得到緩解的跡象。

   

  各鐵路公司正在採取多種手段消除晚點和擁擠。例如在站臺上劃線區分上下車時站的位置,或通過四線鐵路化(雙復線鐵路,相同方向上有四條線路)等增強運輸能力,但並未取得明顯效果。2017年度的數據尚未出爐,但東急田園都市線等線路不斷發生停電故障導致大規模晚點。原因被指是由於設備老化和維護一線的技術下降。

 

  鐵路記者梅原淳指出,「四線鐵路化對於消除擁擠有效果,但由於預算和取得用地的問題,在很多線路上難以實現。要加強硬體方面的運輸能力存在極限」。同時,梅原還表示,「為了消除慢性晚點,需要推動實施離峰上下班和在家辦公等軟體層面的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村越康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8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5
投票總數: 2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