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外國勞動力的依賴在加強
2018/01/30
從勞動市場的變化也能看出日本對外國勞動者依賴程度的加深。從2000年代到2016年日本勞動力人口的變化情況來看,15~64歲男性勞動力急劇減少了397萬人。另一方面,老年人增加了293萬人,15~64歲女性也增加了10萬人,彌補了近8成的勞動力人口減少。
該如何接收外國勞動者
但是,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統計,15歲以上人口到2025年將進一步減少270萬人。很多聲音表示,到2020年代,老年人和女性的勞動參與也將自然迎來極限,將不得不依賴外國人來彌補短缺的大部分勞動力。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星野卓也預測稱,僅醫療和護理領域的從業者,就存在150萬人以上缺口,這有可能造成6萬億日元經濟損失。
![]() |
此外,外國人在日工作也面臨諸多限制。外國人還包括技能實習生和留學生,其中,實習生截至2016年秋約為21萬人,在4年裏增加6成。不過,在實習生方面,常勤員工超過300人的企業第一年度的接收額度原則上要在員工的5%以內,不能隨意增加。
很多企業在濫用以掌握技能為目的工作這一模糊不清的定位。今後需要解決以低工資、長時間勞動等劣惡待遇讓實習生工作的問題。
而從留學生來看,如果是每週28小時以內,可從事兼職,在便利店等處工作的例子很多。雖然有隨後進入日本企業的學生,但僅限於專業性較高的職業和日本企業的海外業務拓展。憑藉比較簡單的勞動參加工作的期間有限,經驗的積累存在極限。在經濟界,對於掌握中等程度的技能的外國人,有聲音希望日本政府進一步為這些外國人參與勞動敞開大門。
日本政府接收外國勞動者,除了經營者和研究者等高端人才之外,一直僅限於特定領域。雖然目前已擴大至勞動力短缺嚴重的農業等領域,但需要在觀察企業活動的實際情況的同時,對如何接收外國勞動者等相關問題加快討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