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對中國製造業依賴有多大?
2020/02/13
在新型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成為焦點。據推算,中國的製造業生産每減少100億美元,海外的生産和銷售就被拉低67億美元。南韓、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受到的影響尤其大。中國企業的復工原則上從2月10日開始,但仍有員工不足等不確定因素。中國以年6%以上的經濟增速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但是中美貿易戰和新型肺炎問題使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風險。
![]() |
中國作為製造業供應鏈的樞紐鞏固了地位,生産停滯對全球經濟産生的影響巨大。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得到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協助,利用歐洲委員會的「國家間投入産出表」,分析了中國的生産減少對全球經濟産生的影響。例如,從南韓來看,中國的製造業生産減少100億美元的情況下,中國廠商從南韓的採購額將減少近3億美元。此外,受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減少的影響,完成品的出貨變得困難,生産將下滑約2億美元,合計將産生近5億美元的影響。
將中國的生産停滯對世界各國和地區産生的影響額相加發現,海外整體約達67億美元。
而實際産生的影響可能更大。例如,由於來自中國的電裝零部件供應停滯,南韓現代汽車國內3家工廠停工至2月11日。雖然考慮在12日之後復工,但是前景難以預測。
南韓投資證券公司統計,現代汽車在南韓國內1周的整車産量為3.4萬輛。如果停産1周,損失可能達到7000億韓元。
在南韓和台灣,半導體等電子設備相關産業也受到很大影響。據推算,採購和供應減少的部分中,台灣的産業中電子設備相關産業佔到4成,在南韓佔到4分之1。
在台灣,春節假期過後,代工生産iPhone半導體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 (TSMC)和生産iPhone攝像頭的大立光電的股價暴跌。雖然這兩家企業的生産工廠設在台灣,但是卻受到負責組裝最終産品的鴻海精密工業等企業停工的影響。
在南韓,三星電子向蘋果和華為供應零部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