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創業「新·新華僑」崛起
(2022/09/30)
-

山田周平:老一代的華僑華人(包括老華僑,新華僑)等在日本創業時,處在日本在經濟發展遙遙領先於中國的時期,他們從事的生意以餐飲店和承包日本企業的業務為主。而現在「新·新華僑」崛起,他們正試圖利用中國領先於日本的革新技術一決勝負……
-
消失的公交車:中國城市出行方式的變革
(2022/09/29)
-

李瀚明:中國大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統正被地鐵和共用單車夾擊,而中小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統正被私有電動自行車衝擊。
-
宣奇武:中日汽車行業合作將所向無敵
(2022/09/29)
-

阿爾特董事長 宣奇武:有觀點認為中國也將進入日本的「失去的10年」那樣的時代,但我認為不會。究其原因,日本經濟的低迷存在由日本社會特性引發的一面。日本社會適合腳踏實地地製造物美價廉的産品,但在網際網路時代,決斷和快速適應新潮流非常重要,對日本企業來説,這一點日趨困難……
-
本間哲朗:在中國培育全球競爭力
(2022/09/29)
-

松下控股集團代表董事 本間哲朗:中國市場的商品功能和價格競爭非常激烈。這個市場有大量企業誕生,同時又有大量企業被淘汰,不應該忽略的一個現實是,這個市場不斷湧現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企業……
-
小澤秀樹:中國本土化和長期戰略
(2022/09/29)
-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執行董事 小澤秀樹:作為在華業務的負責人,將堅持「入鄉隨俗」,在考慮到中國政府意向的同時推進本土化,有助於提高在華業務的盈利。不過,在新幹線和鋼鐵等此前日本企業具有優勢的領域,中國企業崛起,開始在世界範圍與日本企業形成競爭……
-
楊小平:中美對立是日本企業的機會
(2022/09/29)
-

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 楊小平:漢語裏有「左右逢源」和「左右為難」兩個詞語,「左右逢源」表達的意思是各項事情順利地發展,而「左右為難」則意味著被夾在中間處境困難。當前,中美衝突,對日本企業家來説,選擇中立立場,日本企業家是非常難得的絕佳機會……
-
戴琪:IPEF「要在3年內取得成果」
(2022/09/28)
-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戴琪到日本參加了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在接受日經採訪時表示,IPEF「要想妥善解決今天的課題,不能等待3年或5年。要不斷取得成果」……
-
離岸人民幣破7,不需要過度憂慮
(2022/09/26)
-

李一言、賈銘:市場擔心,人民幣貶值會掣肘貨幣政策,加劇資本流出,導致股價下跌等,但這些擔憂均不足懼。
-
Allen Sinai:美股可能劇烈波動
(2022/09/26)
-

調查公司Decision Economics的社長 Allen Sinai:我認為美聯儲將在2022年底之前把基準利率提高至4.375%。2023年繼續加息,或將達到5%區間。美股存在劇烈波動的可能性。我個人還不打算買入……
-
「蘋果稅」背後的流量定價權
(2022/09/22)
-

蘋果2020年僅佣金收入就有22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美團同年營收額,再加上B站大幹三年的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