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對中國缺少理智好奇心
(2015/03/30)
-

在雜誌《知日》的資深主筆毛丹青看來,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存在理性好奇心的差距。現在,中國年輕人對日本現狀了解的正在增加,而日本對中國不了解的年輕人也在增多……
-
中美有不為日本所知的默契?
(2015/03/27)
-

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有些事總忐忑不安。那就是歐巴馬曾多次向中國做出口頭承諾。這些承諾甚至讓人不禁要問有必要如此討好中國嗎?比如去年11月,歐巴馬與習近平會談後……
-
從製造大國到強國的關鍵
(2015/03/26)
-

作為「世界工廠」和「製造大國」,中國一直向世界供應大量工業産品,如今正努力成為領先於世界的「製造強國」。基於廉價勞動力的發展模式已經面臨極限,但同時也顯示出自認製造業是國力源泉的執著……
-
跨國企業死角(下)代工藏風險
(2015/03/25)
-

來自代工企業的風險並不僅僅是勞動問題。根據美國華盛頓州2011年出台的法律,如果代工企業使用盜版等非法複製的軟體,銷售最終産品的企業也將被認定為間接侵權……
-
李光耀給亞洲強人政治劃上句號
(2015/03/25)
-

3年前李光耀最後一次訪問日本時接受採訪,「無論美國多麼著急,要想改變由活人組成的社會,終歸需要一定的時間」,在被問到美國從外交上強迫亞洲進行市場改革時,李光耀的表情有些滑稽,張大嘴笑了起來……
-
李光耀新加坡模式為何難複製
(2015/03/24)
-

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不惜採用威權政治推動國家發展,這一治理模式被稱為「發展型獨裁」。但在追隨新加坡的國家中,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也不少,這是為什麼?
-
這樣看大陸遊客買中國造馬桶蓋
(2015/03/24)
-

中國人為什麼要在日本購買中國製造的産品呢?北京一名32歲男性説:「中國和日本的商品品質及安全性等標準會有不同,所以日本賣的商品即便是中國製造,品質也可以信賴。」
-
澳洲的中國蜜月煩惱
(2015/03/20)
-

1970年代,澳洲資源迎來了突如其來的重要客戶---日本。進入21世紀,中國也像日本一樣出現鋼鐵業資源需求。從過去10年來看,澳洲加速接近中國,蜜月已由「日澳」轉變成「中澳」,澳洲的煩惱也從日本轉到了中國……
-
日美在亞洲貨幣外交中落後中國
(2015/03/20)
-

以貨幣為核心的亞洲經濟外交正在風雨突變。一方面日韓終止了緊急情況下的貨幣互換協議,另一方面英法德意宣佈將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傳統型的日美合作似乎已無法應對存在感日益增強的中國……
-
跨國企業死角(中)入鄉隨俗之道
(2015/03/19)
-

「能否應對各國的法律限制?」,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利用全世界龐大數據的雲服務如今正在企業間普及,然而這些數據的存儲地點卻正成為各企業越來越擔憂的問題。不過,企業需要具備的是靈活應對各國規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