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併購或許不是企業最好的投資
(2012/07/30)
-

日企今年掀起了併購熱潮,「併購王」不斷更新,但蘋果、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這些一流企業卻很少把資金投入併購……
-
歐洲,帶著假面具
(2012/07/27)
-

歐元集團主席容克抱怨「歐元區有17種民主主義體制」,在面對歐洲全局問題和本國具體問題上,歐洲首腦內外有別的姿態也是事實,事態日趨複雜化。
-
人民幣國際化是有代價的
(2012/07/27)
-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能成為美國貨幣的基準利率,看看最近被炒翻天的LIBOR操縱案就知道,貨幣的國際化是有代價的,人民幣也不例外。
-
希臘是有「前科」的
(2012/07/27)
-

希臘是否退出歐元區讓世界關注,其實希臘退出貨幣同盟的事件並非第1次,希臘100年前是有前科的。
-
三星掉入中國大眾消費陷阱
(2012/07/26)
-

苦苦拼搏,南韓三星終於坐上了全球最大家電廠商寶座,但其主力産品平板電視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在下滑。可以説三星掉入了中國大眾消費的陷阱。
-
企業熱錢湧向中國奧運選手
(2012/07/26)
-

奧運會作為弘揚國威的體育賽事,已經不像以往那麼重要。但如果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內外企業爭先恐後大力向運動員提供贊助的「奧運狂想曲」絕不會很快平靜。
-
中國經濟還有承受能力
(2012/07/25)
-

中國經濟增長率連續6個季度下滑,全球都在擔心中國經濟的走向。公佈的統計數據都會讓人聯想到2008年雷曼危機時的狀況,但中國政府並未驚慌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
-
澳洲鐵礦石不再反映中國經濟?
(2012/07/24)
-

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産一直被認為是反映中國經濟前景的數據之一,但最近兩者之間似乎出現脫節。僅從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産上判斷中國經濟走勢越來越難。
-
美國在奧運外交上衰落
(2012/07/23)
-

都説體育和政治無關,但奧運會裏有「政治」。在國際奧會,美國自2005年前後就形影孤單開始「沒落」,兩次申奧失敗,國球的棒球也被擠出奧運會。在現實國際政治中不會發生吧……
-
中國「面子消費」的功與過
(2012/07/20)
-

廣州也開始汽車限購了。汽車擁有量急劇增加並不僅是收入不斷增加,其背景是影響中國內需的「面子消費」。「裸婚」也許需要提倡,但「面子消費」對中國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