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握手拍照時的嚴肅表情引來了諸多議論。或許有人不禁會問,在受到全球關注的會談上擺出這樣的表情,難道不擔心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受損嗎?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日首腦會談前握手(11月1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
關於日本政府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和日本的歷史認識等,中國的領導層曾反覆提出過批評。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習近平突然間微笑著與安倍握手,將很難被接受。
由此,我聯想到了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中信集團的董事長常振明去年秋季到日本訪問時候的事。為了尋找緩和中日緊張關係的突破口,常振明率領中國主要企業的經營者與日本經濟界人士和政府官員舉行了懇談。雖然這只是一次民間交流,但在其背後中國政府的態度也在發揮作用。
這是媒體在採訪常振明與熟知的日本大企業的經營者會談時的一幕。當記者舉起相機準備拍照時,常振明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嚴肅的表情。
不過,據説在回國前中國代表團單獨舉行聯歡會上,則是一片和諧熱鬧的氣氛,大家對日本的熱情接待表現出了喜悅之情。常振明年輕時曾在日本的大型證券公司進修。即便如此,他或許仍顧忌自己和日本人談笑風生的畫面被媒體報道後將會引起國內怎樣的反應。
與領導人的合影很管用?
與日本不同,中國領導人的照片似乎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一位在日本創業的華人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時,特意將其與習近平握手的照片掛在了辦公室的牆上。當詢問其中緣由時,他回答「能辟邪」。據稱,這是為了防止地方政府的官員提出一些不正當的要求。
這一點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也很清楚。某日本大型企業的中國負責人曾向我講過這麼件事。據説他把與時任總理溫家寶的合影夾在護照裏,在和當局發生糾紛被要求出示護照時會派上用處。
一位熟悉中國情況的日本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也表示,與日本相比中國的政治家經常會將情緒外露。2000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被香港記者的問題激怒,當場痛批記者的事應該有很多人都知道。
當然,日本的政治家有時也會在人前情緒激動。但是,當我在YouTube上看到江澤民在記者前走來走去大聲批評記者的視頻後,不免感覺中國政治家情緒表達的程度的確與日本政治家有別。
情緒的表達方式不是可以單純評價好壞的問題。一般來説,日本人在海外經常被指「表情匱乏、搞不懂在想什麼」。雖然同為亞洲人,但是在情緒表達上卻似乎有些不同。
嚴肅表情所傳達的資訊
回到習近平主席的話題上來,時隔約3年實現的中日首腦會談無疑代表中日關係朝著改善的方向邁出了一步。但是,中方似乎是希望以小步前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