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歐巴馬要效倣尼克森?

歐巴馬要效倣尼克森?

2015/04/13

PRINT

       1956年7月,在中美洲的巴拿馬,古巴總統巴蒂斯塔與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舉行會談,提出要擴大兩國間的投資與貿易。對於砂糖佔出口90%的古巴來説,當時沒有什麼會比發展經濟更重要。

歐巴馬與勞爾卡斯楚握手(AP)
       卡斯楚兄弟菲德爾與勞爾4個月後從墨西哥回到古巴,目的就要推翻腐敗的巴蒂斯塔政府。經過1959年的革命,古巴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的一員。1961年與西方陣營的盟主美國斷交,兩國雖然相距只有150公里,卻被冷戰的「鐵幕」徹底隔絕。

       經過半個多世紀後,兩國首腦的會談地點恰好又是在巴拿馬。

       歐巴馬總統稱「開始新挑戰的時機來了」。勞爾卡斯楚主席則表示「願意討論一切話題」。兩國為實現邦交正常化而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兩國的対立曾是東西方冷戰的象徵。但隨著1989年冷戰結束和1991年蘇聯解體,古巴已經不再對美國構成威脅。在比歷史轉捩點晚了四分之一世紀後,這一冷戰産物終於開始清算。

      會談在是美國主導下進行的。還剩不到兩年任期、正為凝聚力下降而苦惱的歐巴馬希望通過與古巴建交來留下一筆政治遺産。

      這一景象與1972年2月的尼克森總統訪華似曾相識。當時美國與共産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沒有外交關係。在陷入越南戰爭泥潭及經濟惡化的局面下,試圖通過中美關係正常化這一偉大業績來尋求政治上的活路。

       推動破冰的因素不只是歐巴馬的想法。這一問題的本質在於美國不得不修改戰略。

       與古巴斷交是美國從杜魯門總統時代開始推行的「封鎖政策」的典型事例。但在高度全球化和市場化的世界,截斷人員、物資、資金的流動絕非易事。

      在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和金融危機中遭受創傷的美國沒有再用絕對實力壓倒對手的餘力。不再靠斷交和制裁,而是靠政治性、經濟性的干預促進民主化和自由化。也就説不再靠淒厲的「北風」,而是靠和煦的「太陽」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這種對外政策的轉換與伊朗核問題的框架協議一脈相承。

      現在的國際形勢紛繁複雜。針對克里米亞入俄、中國的海上擴張、朝鮮核開發等地緣政治學威脅,美國過度向和解政策傾斜或許也是危險之舉。

       而另一方面,全球的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當今時代,所有國家的命脈都緊緊聯繫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也不能繼續死守暴露出局限性和弊端的封鎖政策。

      對於美國,與古巴的邦交正常化是在世界開始警惕「新冷戰」的局勢下,調整對外戰略的一個嘗試。這也是前國務卿希拉蕊等新任總統候選人需要面對的沉重課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支局長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