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美國尚未適應中美力量改變

美國尚未適應中美力量改變

2015/06/29

PRINT

        從一位中國專家口中聽到過這樣一句富有深意的話。他説:「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以前是在學習了超級大國的先進之處後回國。而如今,反而是在美國增強了愛國心後回到(中國)國內。」

        為參加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而到訪美國首都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副總理汪洋的身上也洋溢著同樣的自信。即使美國總統歐巴馬對中國進入海洋和參與網路攻擊進行了牽制,但是中國似乎依然置若罔聞。

        歐巴馬政權啟動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在2009年。其目的是希望將日益崛起的中國拉上同一平臺,緩和緊張關係。

      如今的狀況與美國與前蘇聯競爭的冷戰時期不同。在全球化和市場化將中美兩國經濟從根本上聯繫在一起的今天,美國難以對中國實施封鎖政策。與這樣的競爭對手進行對話,可以説是美國為迫使中國推行民主化與自由化而採取的新的手法。

      然而,對於難以取得預想成果的對話,美國國內的焦躁與失望情緒正在蔓延。在南海島礁填海造陸、推進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構想以及創設亞投行(AIIB)……中國甚至開始採取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的行動。

      在這其中,中美力量平衡的變化無法忽視。從2009年和2014年的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來看(以美元計價),中國翻了一倍,而美國僅增長了20%。

      日本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吳軍華表示,曾一直處於被動的中國開始對自身的經濟發展充滿自信,從而轉守為攻。相反,對於處在歷史轉捩點上的中美關係,美方卻並未適應。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因無法緩和執政黨與在野黨的黨派對立,呈現出跛腳鴨跡象的歐巴馬政權已經被猜透了底細。

      美國提出再平衡戰略,試圖將外交及安全保障重心轉向亞洲,但其似乎並沒有描繪出明確的對華戰略。在布希執政期間擔任中國特使的奧林·韋辛頓(Olin Wethington)指出:「除了貿易之外,(美國)還需制定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在內的全方位亞洲經濟戰略。應該將亞投行視為警鐘。」

      多數觀點預測,今後20年內中國將反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大國。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全球40個國家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回答「中國將替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的人達到了48%。

      在中美實力對比發生巨大改變的過程中,國際局勢趨於緊張不可避免。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時代與世界,又該怎樣加以管控?以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守護者自居的美國的復甦也不可或缺。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支局長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6
投票總數: 3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