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能否率先跨越到「無現金社會」?
2017/03/28
![]() |
支付寶的出現推動了網購在全中國普及 |
由於支付寶的出現,只要有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就能在網上便捷結算,網購迅速向全中國普及。另一方面,受網購蓬勃發展影響,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舖被迫關閉。在中國甚至出現了「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夠長久經營」的討論。當前,支付寶在日本也能使用,或許將來中國人只要帶著手機,在國外也可以不用帶卡和現金。
網際網路顛覆傳統發展階段論
日本和美國在走向無現金社會的技術普及方面可能不如後來者居上的中國。由於日本和美國的信用卡使用很方便,感覺不到推出新支付方式的必要性。後來者運用先進技術趕超先行者的事例數不勝數。上述觀點似乎也可以解釋日本的免費Wi-Fi熱點增長緩慢的原因。
日本很早就普及了第3代通信(3G)和第4代通信(4G),即使不用Wi-Fi熱點也能用手機上網。在3G普及滯後的其他國家,不連Wi-Fi的話難以傳送和接收數據,結果使得免費Wi-Fi熱點遍佈大街小巷。雖然日本免費Wi-Fi熱點少的原因被認為是民眾擔心資訊洩露,但除此之外也是因為日本人覺得不需要免費Wi-Fi。
回到印度的話題上,在經濟發展方面印度就曾打破過常識。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發展階段是從農業到工業,然後增長引擎轉變為服務業。但是印度最近10年的發展則是跳過工業階段,直接從服務産業開始。由於網際網路在全球普及,印度的IT外包和軟體開發等新服務業繁榮發展。
網際網路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發展階段論。2014年上台的莫迪政府提出「Make In India」戰略,終於開始大力打造和培育製造業。從已開發國家和社會裏,很難看出在發展中國家上會出現的新技術帶來的「飛躍」預兆。金融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的發展中國家或許反而距離無現金社會更近,也許印度將在不遠的將來證明這一點。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