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從舉國體制看國乒退賽問題

從舉國體制看國乒退賽問題

2017/07/03

PRINT

  村山宏:在奧運會金牌獲得數量上,中國與美英爭奪第1、2位寶座,舉國體制一直被認為取得了成功。但是,在號稱擁有絕對優勢的乒乓球、羽毛球和體操等領域,中國選手在比賽中落敗的情況也在增加。也正是在這一狀況下,乒乓球國際大賽上發生了中國國家隊的運動員集體退賽事件。

 

  怎麼看國乒隊員集體退賽事件

 

  6月23日,在中國成都舉行的中國乒乓球公開賽第二輪比賽中,作為中國超級明星、分別排名世界前三的馬龍、樊振東和許昕3每人平均未露面。事實上,在比賽之前的6月20日,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被調任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的人事安排突然被宣佈。劉國梁的調動表面上看是榮升,但難以消除被解除總教練職務的印象。馬龍等人退賽也被認為是為了抗議對劉國梁的調動。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世乒賽男單決賽中奪冠的中國選手馬龍(kyodo)

 

  在集體退賽的消息傳出之後,中國網民紛紛發表看法。對於劉國梁調動的不透明決定過程和在比賽之前宣佈人事調動的作法表示不滿的聲音佔大多數。其中很多意見支援選擇退賽的主力運動員和教練。但另一方面,以「你認為是誰培養了你們」、「運動員就要為國家榮譽而戰」、「在中國國內的國際大賽上讓世界看了笑話」等嚴厲措辭批評運動員的意見也不在少數。

 

  儘管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同時又是在本國舉行的國際賽事上發生的國家隊隊員的退賽事件,但其中的一些批評也難免讓人稍微感覺有些過於嚴厲。但是,如果了解了中國運動員的培養體制的話,或許也會認為這些批評並不過分。在中國各個體育領域,體育才能受到認可的孩子們將進入各地的公立體育專門學校。在體校顯露頭角的極少數體育精英才會被選拔進入國家隊,並最終在世界的舞臺上大顯身手。

 

  僅以兒童為對象的體校,在中國全國被認為就達到約2000家。我瀏覽了有名的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的主頁。該主頁介紹稱,自1958年創立以來,培養出38名國際大賽的獲勝者,其中7人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接受長期訓練的在校生達到800多人,年齡從6歲到30歲不等。該校還尋找有潛力的運動員,招入寄宿學校,進行集中培訓。在乒乓球、羽毛球和跆拳道方面獲得了優異成績。

 

  中國的運動員培育從人才發掘、到設施和教練的費用,全都由國家承擔。這種方式稱得上是將國家預算集中投向有潛力的少數運動員,在短期間內將其能力提高至世界水準。這一效倣處於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前蘇聯運動員培育方式的舉國體制發揮出了超群的威力。從中國的奧運會金牌獲得數量來看,北京奧運會為51塊,居第1位,倫敦奧運會為38塊,居第2位,而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為26塊,居第3位。

 

  體育的「舉國體制」該不該要

 

  借助舉國體制,中國成為金牌大國,但此前就有很多批評認為這是在浪費稅收。1塊金牌6億元(按現在匯率為約100億日元)——這是中國網際網路上一直流傳的對舉國體制的諷刺。原因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中國政府投入了200億元的培養費用,而獲得的金牌為32塊。有不少意見認為,與將鉅額經費投向一部分運動員相比,更應該將資金用於普通民眾的體育振興。

 

  在2015年的中國財政支出中,體育相關支出為356億元,但用於普通民眾的體育支出僅為約1成,即36億元。利用稅金培養的中國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獲勝的話還不會有問題,但此前屬於「囊中之物」的乒乓球也發生了敗給平野美宇等日本運動員的事態。更何況是運動員棄賽,部分民眾感到氣憤也不難理解。國家主導的舉國體制是否真的有助於中國的體育振興?這個問題正迎來越來越多懷疑的眼光。

 

  中國的國家隊長期無緣足球世界盃,如果探究原因,會發現精英主義的極限。在比賽人口較少的體育項目上,短時間培育的少數精英運動員也能取勝,但在像足球這樣、高水準運動員遍佈世界各國的比賽中,這種方式並不適用。只要不通過以普通孩子和普通人為對象的足球振興舉措來增加比賽人口、壯大運動員基礎的話,世界盃對於中國來説將永遠觸不可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12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