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舉國體制看國乒退賽問題
2017/07/03
對於選拔精英的方式,也有聲音表示質疑。例如,在羽毛球領域,奧原希望和山口茜等小個子日本女子運動員擊敗大個子中國運動員的情況正在增加。對此有聲音批評稱,「中國重視身高優勢,從早期培養運動員,但未能充分選出雖然體格較小、但動作敏捷等的運動員」。此外,只有運動能力優秀的人得到重視,「發自內心喜歡那種比賽」這一最重要的素質有可能被忽視。
回到此次的乒乓球集體退賽事件。在舉國體制下,政府主管部門的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分配預算,管理各體育賽事的團體和協會。因此,對於各團體的人事和措施,體育總局的干預無論如何都會發生。劉國梁被解職總教練「大戲」的真相仍不明朗,但批評體育總局做法的聲音很多。但無論如何,在政府管理體育的體制下,運動員將難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教練,也難以發揮自主性。
像此次這樣,在比賽之前信賴的教練被難以理解地解職,運動員一方或許也真的是難以接受。反觀世界,如今國際體育界已進入運動員選擇教練的時代,如果照此下去的話,中國將被世界的潮流所淘汰。另一方面,很難想像政府自上而下培養精英運動員的舉國體制能充分激發近14億人口的潛力。如此下去,有可能打擊真正熱愛體育的大眾的自發性和熱情。
也看到了中國的變化
就在看到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破綻、感到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的金牌數量或將進一步減少時,我也看到了令人感到中國變化的新聞。中國田徑協會於6月13日推出了「我要跑奧運」系列活動。其內容是,作為參加東京奧運會和國際田徑馬拉松比賽的代表,不僅是所謂的專業運動員,在各項國內大賽上取得好成績的普通參賽者也能獲得機會。
從結果來看,舉國體制顯露的破綻最終對於中國體育反而是好事也説不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