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盼望朝鮮滅亡?
2018/02/28
或許是反映了這種真心話,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自2017年以來,以朝鮮同意棄核為前提,表明了如下方針。
▼不尋求朝鮮政權更疊。
▼不急於推動朝鮮半島統一。
▼不尋找向北緯38度線以北派遣美軍的藉口。
▼即使朝鮮崩潰、美軍為控制核武器而跨過38度線,只要局面趨於平穩,也將退回南韓一側。
|
美方似乎也已把這一方針告知中國。蒂勒森由於與川普關係不睦,被傳將會辭職。但進入2018年後,蒂勒森通過與國防部長馬蒂斯等人的合作,正在恢復影響力。或許可以説,他的發言反映了美國政府的部分立場。
不僅是中美兩國,對於日本來説,朝鮮消失也很難説是理想的前景。如果半島出現嚴重動亂,火星也將飄落到日本。即使在南韓主導下實現半島統一,為了實現復興,日本或許也將被期待提供鉅額資金支援。
此外,日本在地緣政治上或將面對困難的環境。這是因為新出現的「統一國家」的反日色彩有可能更加濃厚。
日本政府的安全保障智囊預測稱,「如果南北統一,一直接受反日意識形態教育的原朝鮮人或許也將迅速成為選民,並參加投票。很難想像這樣産生的新國家會比現在更加親日」。
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也擔憂一旦半島統一,中美任何一方的影響力可能加強。
那麼,最後剩下的南韓是什麼態度呢?文在寅政權對與朝鮮和解充滿熱情,但似乎並不期待目前馬上實現南北統一。南韓政府下屬研究機構2017年春季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回答「有必要」統一的受訪者僅為57.8%。從20多歲年齡層來看,稱「沒有必要」的回答佔6成。
假設這種局面是正確的,那麼雖然中美日韓有意對朝鮮施加制裁,迫使其放棄核武器。但至少在目前,並不打算將朝鮮逼入國家滅亡的絕境。
朝鮮或許已經注意到各國的這種真實心理。如果朝鮮帶來的巨大地緣政治風險反而能給朝鮮自身帶來一點幫助,只能説令人感到極為諷刺。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