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日本商品的評價冷靜了
2018/06/28
此前,每當中日關係出現惡化或是日系車發生召回等醜聞,中國網民就會猛烈抨擊日本企業。尤其是2012年日本政府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之際,不少中國網民還呼籲「不買日貨」、「砸爛日本車」,助長了抵制日貨和打砸行為。
不過,最近即使政府和媒體批評日企,中國網民也往往反應平靜。例如日産汽車和神戶製鋼所出現的數據造假問題。有中國媒體報道「日本的工匠精神沉淪」,而網際網路上「中國産品的品質問題更多」等諷刺聲也隨處可見。
關注商品的安全
2017年中國有700多萬人訪問日本,跨境代購日本産品的狀況還在持續。運營日本資訊網站的蘇海增 (36歲)表示「對日本商品持有好感的人不斷增加,言論也越來越冷靜客觀」。
如果中日關係像2012年那樣嚴重惡化的話,再次引發攻擊日本企業的風險並未消失。2017年圍繞駐韓美軍基地部署薩德(THAAD)反導系統的問題,中韓關係惡化,中國網路上對南韓企業的敲打之聲不斷擴大。
正因為日本企業在安全性等方面讓中國人十分信賴,如果在這方面背叛了消費者,將遭到嚴重的報復。
宣傳日本商品、發佈旅遊資訊、擁有約150萬名粉絲的陳寧欣(26歲)表示,中國消費者很少受與自己無關的企業醜聞影響,不過如果是危害健康等問題則會引發很大的風波。
日漸富裕的中國消費者投向産品性能和安全性的視線越來越嚴厲。日本企業唯有堅守住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信任這條生命線。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連支局 原島大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