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的地震研究面臨“群龍無首”問題

日本的地震研究面臨“群龍無首”問題

2018/09/28

PRINT

  6月大阪北部發生地震,9月北海道西南部發生地震,在日本地震連續不斷的背景下,統籌地震研究的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卻缺乏存在感。該委員會一直調查活斷層等,預測地震的發生概率,但很多地震發生在“預想之外”的斷層。針對地震發生的機制,委員會給出的説明始終模棱兩可。“研究並未有助於防災”,日本追問防災研究整體的理想狀態的聲音正在加強。

       

在北海道地震之後舉行的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會議(9月6日)

               

  關於9月6日在北海道發生的地震,有一處名為“石狩低地東緣斷層帶”的活斷層延伸至震源地附近,該斷層帶與地震的關聯性受到關注。調查委員會曾針對這個斷層帶表示,在日本國內2千多個活斷層之中,石狩低地東緣斷層帶屬於需要注意的“主要活斷層帶”,預測稱“南部可能發生7.7級左右的地震”。

      

  但在地震後,委員會的説明則含混不清。9月6日地震當天的會議後,地震調查委員會的委員長平田直(東京大學教授)解釋稱,“(地震)與斷層帶沒有直接關係”。但在5天后卻改口表示,“斷層帶深處出現活動的可能性難以否認”,稱“斷層帶可能持續活動”,呼籲加以警惕。

    

  怎麼警惕?

     

  處於地下深處的活斷層沒有辦法進行直接調查,科學判斷變來變去的情況並不罕見。北海道的防災負責人發出疑惑的聲音,詢問“就算被告知要加以警惕,要怎麼辦才好呢”。

 

北海道地震造成的塌方壓倒了民宅(9月6日上午,北海道厚真町,Kyodo)

     

  相似的情景也出現在大阪北部地震中。震源附近存在“有馬—高槻斷層帶”、“上町斷層帶”、“生駒斷層帶”,果然這些也都被列舉為主要活斷層帶。調查委員會表示,“雖然地震可能和任何斷層帶有關,但難以鎖定(具體是哪處斷層帶)”,又進行了含混不清的説明。

      

  地震調查委員會隸屬於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之後成立。地震調查委員會由約20名研究人員和事務局組成,針對114處主要活斷層帶和南海海槽地震等“海溝型地震”,對地震強度和發生概率等進行“長期預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