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戰看美國害怕的兩個「轉換」
2018/11/13
這種局面牽動著美國的神經。累積的焦慮最終爆發,出現了1987年美國議員砸碎東芝錄放機以抗議該公司違反禁令向蘇聯出口工具機的「東芝事件」,以及1989年三菱地所對被稱為「美國之魂」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的收購遭到美國民眾反對事件。
中國目前屬於債務償還國。雖然通過出口賺錢,但是還不能通過海外投資獲得大量收益。但毫無疑問,中國的目標是成為債權國。2007年中國成立了主權財富基金,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構想,2016年成立了推動該構想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上述舉措全部是為了建立能夠通過對外投資賺錢的體制。中國就像1980年代的日本一樣,步入令美國焦慮和害怕的階段。
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從外灘眺望浦東) |
日本因經濟泡沫破裂,對美國的威脅消失。但是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新威脅的是中國,中國與美國並非同盟國,意識形態也不同。美國對中國的警惕感遠超1990年對日本的警惕感。
美國之所以焦慮還因為對自身財政狀況感到擔憂。大規模的減稅措施造成美國國債發行量增加。在美國國債利息支付費用急劇增加的背景下,作為美國主導權源泉的國防費正在受到擠壓。
分界點是利息支付費用超過國防費之際。對於川普來説,到那時美國國債持有者會比美軍更重要,那也正是「美軍敗給債權者之際」。
這一天正在漸漸逼近。美國國會預算局(CBO)今年預測,美國將在2023年迎來這種情況,比2016年的預測提前了4年多。而且,海外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國是中國,持有比例為7%。
目前的狀況幾乎可以説「在國防費上投入鉅額預算,美國國債的付息真的沒問題嗎?」,美國甚至可能被迫壓縮國防費。2010年,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Mullen)感嘆「我們國家唯一最大的威脅就是公共債務」,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
面對中國這個「敵人」的崛起,美國無法如自己所願般行動。全球資金可能被美國的「低可預見性」所擺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