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水産大國日本(3)魚養殖從海轉向陸地

水産大國日本(3)魚養殖從海轉向陸地

2019/03/25

PRINT

       在10個並排的魚池中,重1.5公斤左右的虹鱒魚在悠閒地遊著。虹鱒魚的數量約8千尾。魚池的設置地點不是在海裏,而是在千葉縣木更津市內陸地區植被茂盛的工業園區一角。這裡是三井物産2017年收購的FRD Japan經營的陸地養殖場。3個月後養殖場就將面向迴轉壽司店和量販店進行首次供貨,年供應量30噸。FRD Japan董事兼首席運營官(COO)十河哲朗(34歲)説,「現在非常緊張

 

FRD Japan的養殖不需要換水,還可在陸地上進行(千葉縣木更津市)

 

       魚池裏的水清澈透明,能清晰地看到水底。這種水就是該公司的新技術。不使用天然海水或地下水,而是用自來水製成人工海水,利用微生物的過濾系統使水保持清潔並持續迴圈。陸地養殖由於要換水和控制溫度,電費較高,成本被認為比在海裏養殖高出2成左右,但據悉該公司實現了和海邊養殖同樣的成本。十河哲朗從京都大學農學部畢業後進入三井物産工作。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魚,後來從三井物産跳槽,將人生投入到陸地養殖

 

       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對蛋白質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由於氣候變化和濫捕使得天然水産資源難以增長。填補需求空白的最好辦法就是養殖。企業不斷加入進來,全世界的養殖産量在2013年超過捕撈量。

 

       日本也修訂《漁業法》,希望促進企業加入,但在海裏養殖面臨著漁業權的獲取和現有經營者的抵制等障礙。於是陸地養殖引發了關注。其優點是不受生産場所制約,還可以降低運往消費地的物流費,並且不需要專門的漁業權。

 

       水産商Maruha Nichiro社長伊藤滋(69歲)的主張很清晰,即「今後的養殖將從海裏轉移到陸地。該公司在山形縣遊佐町進行櫻鱒的陸地養殖,這種魚被稱為鮭科魚類中的最高檔魚種。養殖過程中通過雲端對水溫和水質等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餵食也實現了自動化。預計5月就可以試驗性地供應達到出貨標準的魚。

 

       日本水産社長的埜明世(65歲)表示,「現在已經擺脫依靠人海戰術和傳統經驗的養殖,進入到必須匯聚日本技術才能成功的時代,有著強烈的危機感。該公司從20184月起與NEC合作,在鰤魚的海面養殖中使用人工智慧(AI)來測定魚的大小和重量等,節省了人力。該公司計劃2019年度將陸地養殖的凡納濱對蝦實現業務化。挪威和智利等漁業已開發國家也在推進陸地養殖。日本企業希望通過尖端技術+養殖」來贏得全世界不斷擴大的水産品需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佐木Takumi、井上達也、松尾洋平、福島悠太、渡邊夏奈、藥袋大輝、土橋美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