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産大國日本(2)養殖「國産鮭魚」
2019/03/22
寒風刺面的1月上旬,在日本本州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工作人員向圓形的魚池裏撒上餌料,海面泛起銀色的水花。魚卵加工公司岡村食品工業在這裡採用北歐的養殖方法養殖生食用虹鱒魚。使用白神山地(位於青森縣和秋田縣邊界地區的山地)的冷水孵化的魚苗養殖約2年後,放入寒冷、水流速度快的青森海域的魚池,使虹鱒魚長到3公斤以上的重量。社長岡村恒一(58歲)表示,「清澈的海水和激浪養育出肉質緊致多脂的高品質鮭魚」。
![]() |
使用最尖端的圓形魚池養殖鮭魚(青森縣今別町) |
日本的迴轉壽司中最受歡迎的食材就是鮭魚。兒童和女性也喜歡吃,消費量不斷擴大。日本國內的市場規模被認為達到10萬噸,其中9成以上是産自挪威等國的進口品。岡村2004年收購了丹麥的鮭魚養殖企業。之後不斷積累經驗技術,2014年在青森縣啟動了日本國內首個生食鮭魚的大規模養殖項目。採用向養殖池內釋放高濃度氧氣的機器、吸收波浪衝擊的魚池等尖端設備,提高生産效率。
進口的話,從捕撈上岸到店面銷售需要1到2周,而日本國産更新鮮、運輸成本也更低。在亞洲深受歡迎的挪威産鮭魚等的價格呈上漲傾向,日本産「無論品質還是價格都具有國際競爭力」。該公司今年預定出貨600噸,成為日本最大的虹鱒養殖企業。計劃到2020年生産1200噸,一半面向日本國內市場,一半向香港和新加坡出口。
岡村在青森縣長大,這裡人口過疏、老齡化進程加快,這種情況令岡村痛心。他表示,「必須進一步思考如何運用海洋資源,否則水産業將漸漸無法生存」。岡村剛開始開展業務時,當地漁民很抗拒「企業」這一外來者,不過岡村被叱責、被拒之門外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地拜訪漁民。岡村表示,「如果沒有了解當地海域的漁民的合作,無法取得成功。希望和漁民們共同培育暢銷全球的魚」。
新深浦町漁業協同組合(青森縣深浦町)組合長小枝裕幸(61歲)受到衝擊,表示「這是漁業人士無法産生的想法」。過去從冬季起出海捕魚半年每人平均收入就能達到1000萬日元的漁村,因魚類和捕魚者的減少,收入降至一半以下。不少漁民依靠養老金和外出打工過活。小枝認為「如果岡村能取得成功,或許本町也就有希望了」,於是幫忙勸説漁民。如今,包括當地政府在內,「全青森縣」正致力於「將青森縣打造為鮭魚生産大縣」。深浦漁業協同組合(青森縣深浦町)組合長山本幸宏(71歲)表示,「(岡村)為我們帶來向養殖漁業發展的契機」。漁民率先提出魚池改良及餵食時間等建議。青森縣今別町長中嶋久彰(63歲)期待「(養殖)能夠創造就業機會,為本町帶來活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佐木Takumi、井上達也、松尾洋平、福島悠太、渡邊夏奈、藥袋大輝、土橋美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