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力量的濫用動搖軸心貨幣地位
2019/03/25
東南亞各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規模巨大,人民幣計價的結算正在增加。2013年馬來西亞的國內銀行能夠與央行進行人民幣的資金往來。2015年設立人民幣的結算銀行,將馬來西亞林吉特兌換成人民幣無需經由美元。
在貿易和資本的交易過程中,美元仍處於支配地位。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數據顯示,在國際匯款中,美元佔42%。但是,人民幣從2010年的0.05%增加至2018年的2.1%。中國政府2009年開始允許通過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利用正在擴大。
![]() |
隨著新興市場國家不斷發展,貨幣變得值得信賴,對美元的需求存在下降的一面。日本企業向泰國出口之際,採用泰銖的交易比例從2009年的9%提高至14%。對人民幣和南韓韓元等也不例外。存在「如果以夥伴國的貨幣進行出口、容易將銷售價格保持在一定水準」(國際貨幣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武田紀久子)這一銷售戰略。相比以日元和美元交易,避免匯率風險,開始更重視銷售方面的優點。
各國的外匯儲備也出現遠離美元的趨勢。美元的比率到2018年9月底降至62%,比2015年下降4個百分點。人民幣為1.8%,雖然與日元的近5%仍有差距,但開始超過澳元的1.6%。
![]() |
美國從全世界購買貨物和服務,各國將收到的美元作為外匯儲備持有,投資於美國國債。這種格局正在一點點動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