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鐵起訴豐田背後的産業間諜事件
2021/10/19
日本的大企業不分國內外,以「商業秘密被竊取」為由起訴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情況都極為罕見。究其原因,雖然技術通過技術人員和退休者流向海外早就被指出,但難以尋找證據,很少發展到訴訟。新日鐵住金起訴浦項製鐵,開端是南韓的一個「産業間諜事件」。
所謂的産業間諜事件指的是據稱浦項製鐵的前員工將該公司的電磁鋼板秘密資訊違規出售給屬於此次被告企業的中國寶山鋼鐵的問題。這位浦項製鐵的前員工2008年在南韓的高等法院被判有罪,但令人震驚的是庭審環節提出的證言。
秘密資訊是「浦項製鐵從新日鐵竊取的」
「我是無罪的。浦項製鐵聲稱被我竊取的秘密資訊原本是浦項製鐵從日本的新日鐵(現在的日本製鐵)竊取的秘密資訊。我只是將浦項製鐵從新日鐵竊取的秘密,交給了中國的寶山鋼鐵」,浦項製鐵前員工如此表示。也就是説,他是從新日鐵獲得秘密的南韓的工業間諜,也是將這個秘密賣給寶鋼的中國的工業間諜。
這個證言成為契機,當時的新日鐵住金成功獲得了該公司的前技術人員在日本向浦項製鐵出售秘密資訊的證據。因此,得以起訴前技術人員和浦項製鐵。同時,新日鐵住金在美國以專利侵犯為由起訴了浦項製鐵。浦項製鐵則進行反駁,反而在南韓反訴稱,新日鐵住金的主張是不恰當的。
![]() |
電磁鋼板已成為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照片為豐田的第4代「普銳斯」,2015年) |
這些訴訟於2015年9月突然終結。新日鐵住金宣佈「與南韓浦項製鐵達成和解」。考慮到浦項製鐵向新日鐵住金支付了300億日元這一歷史上日本企業通過智慧財産權獲得的最大規模和解金,認為浦項製鐵存在工業間諜行為是妥當的。
存在浦項製鐵→寶鋼的資訊洩漏?
新日鐵(現在的日本製鐵)自1980年代推進的有關電磁鋼板的研發的秘密資訊洩漏到浦項製鐵,然後從浦項製鐵流入寶山鋼鐵的可能性也很高。或許由此産生的技術和專利得到發展,如今向豐田供應,與日本製鐵之間成為問題的可能性也無法否定。
日本製鐵表示,過去洩漏給浦項製鐵的是「取向性電磁鋼板」的相關資訊,而在此次訴訟中提出寶山鋼鐵侵犯的是「無取向性電磁鋼板」的相關專利。據稱雖然是同樣的電磁鋼板,但屬於不同的技術。不過,針對各種技術流向寶鋼的可能性,日本製鐵廣報中心表示「不予置評」。
豐田執行董事長田准14日表示,「我們認為此次的訴訟應是原材料廠商之間協商的事項,本公司遭到起訴,令人非常遺憾」。此外還表示,「針對相關的電磁鋼板,在展開交易前向生産商確認並未侵犯其他企業的專利之後才簽約」。
圍繞屬於邁向去碳化社會的關鍵技術的電磁鋼板的攻防,打破了此前認為公開展開爭鬥不好這一日本大企業的慣例。稱得上日本的專利訴訟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圍繞尖端技術的日本企業與海外企業的競爭,以及日本企業之間的行動已進入新的階段。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澀谷高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