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三

  • 0409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烏克蘭危機動搖日本人的餐桌

烏克蘭危機動搖日本人的餐桌

2022/03/15

PRINT

俄烏局勢

 

      最近本來已開始出現一些積極的預期,認為中國出口限制有所放寬,情況將會改善。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此次的烏克蘭危機。俄羅斯也是肥料原料的主要生産國,日本也從該國進口一部分。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全農)擔心「很有可能受到巨大影響」。如果廣泛作物的生産成本因肥料供求緊張而上漲,還是有可能反映到食品價格中。

 

       在日本依賴海外的「39成」中,肥料領域由於日本缺乏磷等礦物資源,不得不依靠進口。那麼,像飼料穀物這樣的、日本原本也有國産供應餘地的作物為何會依賴海外呢?

 

       間接原因是日本原《農業基本法》

 

       間接原因是1961年制定的日本原《農業基本法》。這部法律也被稱為日本戰後農政的憲法,其目的是將農産品生産轉向需求有望擴大的食品。畜産業曾是代表性領域。

 

       相關人員十分清楚,要想振興畜産業,需要大量飼料。這作為當時的記錄都保留了下來。但農政避免從正面解決飼料穀物的國內生産,而是通過從美國進口大量玉米來應對。

 

      主導基本法制定的原農林省事務次官小倉武一在1962年出版的著作《思考農業的未來》中寫道,「日本要儘量避免與擴大貿易的國家的農産品展開競爭,而將重點轉向即使競爭也不會輸的作物上」。

 

原農林省食物次官小倉武一(1990年4月,東京霞關)

    

       日本戰後的糧食供應結構是在以美國為主的國際關係下形成的。結果導致飼料依賴海外。今天,在動搖戰後國際秩序的烏克蘭危機下,風險再次凸顯出來。

 

       這種結構可能很難立即改變。但意義在於開始從正面討論採取什麼措施能長期緩解對海外的依賴。此次危機把很多課題擺在了日本糧食政策的面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