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低」時代走向終結
2023/02/28
點燃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線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已過去250年。紅茶可能再次成為世界動盪的象徵。
「肥料短缺正在導致歉收」,經營飲料和食品的日本專業商社石光商事的內村康得對斯里蘭卡的紅茶生産的前景感到焦慮。該國業界團體透露,2022年的産量(標準品)將比2021年減少16%。由於供需平衡被打破,指標價格徘徊在歷史最高點附近。
發生供應隱憂的開端是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俄羅斯佔石油全球産量的1成,還是化肥生産大國。不過,受到歐美經濟制裁等的影響,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出口陷入停滯,招致了行情上漲。另一方面,斯里蘭卡是能源進口國。資源價格走高加劇了財政惡化,2022年5月該國陷入債務違約。由於外匯不足而難以採購肥料、作為獲取外匯手段的紅茶的生産陷入危機這一惡性循環正在産生。
歐美堅持切斷俄羅斯「糧道」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已過去1年。看不到終點的戰爭正在改變從必需品到奢侈品的全球商品的流動。尤其出現劇變的是能源。
「有助於實現旨在打擊用於軍費籌集的俄羅斯主要收入來源這一我們的目標」,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2月3日在對俄羅斯産石油製品啟動新一輪制裁之前這樣表示。
![]() |
繪圖:田口壽一 |
歐盟(EU)繼2022年12月的原油之後,自2月5日起實施了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産品的制裁。同時啟動的是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産石油産品設置價格上限的制裁。柴油和汽油按每桶計算不得高於100美元,而輕油和重油等則以每桶45美元為上限,在超過上限進行交易之際,禁止歐美金融機構等提供保險服務。這是繼2022年12月起對俄羅斯産原油設置每桶60美元價格上限後的又一項措施。
設置價格上限意在持續切斷俄羅斯的「糧道」。另一方面,讓並未加入西方制裁的國家能低價進口石油,以此確保世界整體的供求穩定。
從率先實施制裁的原油來看,很多觀點指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實施制裁後,俄羅斯將原油的出售對象從歐洲明顯變為印度和中國等並未參加制裁的國家。在供應得以維持的同時,不得不向這些國家大幅降價銷售。
從天然氣來看,俄羅斯對歐洲的經由管線的出口基本中斷。俄羅斯目前針對原油擁有橫跨國土的管線,能從西向東供應,但從天然氣來看,東西管線並未連接。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的調查課長原田大輔指出「俄羅斯難以在一朝一夕之間將面向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到中國」。即使戰爭終結,也難以想像歐洲停下襬脫俄羅斯産化石燃料的腳步。
對俄羅斯和歐洲雙方來説,這有可能演變為對忍耐極限的挑戰。去年夏季上漲的歐洲天然氣價格被暖冬等「解救」,目前作為指標的荷蘭TTF(下月交割)已跌至頂峰時的近2成。但是,如果2023~2024年冬季變得嚴寒,天然氣短缺將日趨變為現實。另外,中國結改變防疫政策帶來的經濟復甦也構成風險因素。如果歐洲和亞洲爭奪液化天然氣(LNG),行情或將再次上漲。
「三低」時代終結
源自貿易不均衡的長達5年的中美對立也明顯帶有安全保障問題這一色彩,同時正在加劇脫鉤。美國拜登政府去年秋季,加強了可轉為軍用的尖端半導體技術的對中國出口限制,還要求日本追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