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中日兩國今後還會出現政治紛爭。但是人心的世界是沒有障礙的。要想打破如今中日間的僵局,除了推動心與心的交流之外別無他法。
二戰時日本標榜軍國主義,但是在此之前大和民族是一個溫和有禮、以和為貴的民族。如果在中日關係中能展現出日本人本來的美德就好了。或許有日本人會説這樣軟弱只會讓對方利用,但是我覺得即使被利用也沒有關係。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有必要探討集體自衛權等安保對策,但是還有其他更應該做的事。
現在正是應該努力向中國傳達日本人的德(在中國稱為仁)的時候。我認為這種美德會受到很多中國人的歡迎,態度強硬的中國政府也會逐漸産生尊敬之意。儘管辛苦,但是82歲高齡的我仍然不圖回報地呼籲人類的「善」,而我也因此而得到了中國企業家滿滿的好意。我堅信這就是打破中日關係僵局的突破口。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市。曾就職於絕緣體企業,1959年創建京都陶瓷(現稱:京瓷),1984年創建第二電電企畫(現稱:KDDI)。曾領導日本航空完成經營重建,目前屬於日本經濟界靈魂性人物。但稻盛和夫在年輕的時候,升學和就業屢屢遭受失敗,做什麼都顯得不得志。後來借助不懈的努力開闢了道路。創辦的經營學習組織「盛和塾」約有8000名企業家參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