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高鐵大國的中國需要形成高鐵文化
(2016/06/24)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從2007年動車組首次開進北京站算起,到2015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9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寶座,才花了不到10年的時間。高鐵走進中國的歷史並不長,可它已經深刻地改變著成千上萬個中國人的出行習慣和工作節奏了。航空公司班機準點率的嚴重惡化更是有力地促進了這一變化的速度……
-
君子之交留七分
(2016/06/2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日本朋友都教我,跟人交往,不要太認真。
-
不結婚,還是結不了婚?
(2016/06/2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 最近日本連續劇播出《我不是結不了婚,是不想》也有翻譯成《我不是剩女,我是不想結婚》,引起許多華人討論;日本社會也跟也跟許多華人社會一樣,晚婚化、不婚化,很多人現在未婚,當然有很多理由,或許也有些人是結不了婚,而只好説是不想結婚,但也有很多男女真的不想結婚,各有個有理由……
-
日本人的工資是否至今仍很高?
(2016/06/2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在3月訪問杭州時,我與企業經營者和建築師等30~50多歲的中國人一起就餐。閒談氣氛熱烈,在就餐的最後,一位50多歲的中國男性投資人士向我提出了幾個問題。他是外表看起來很時尚的富裕階層。
-
可麗餅也是人工智慧來做的
(2016/06/20)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我居住的東京世田谷的住宅區,出現了一家新的咖啡酒吧。名字叫「Crepe Cafe & Bar esprit de esprit」,如其名字所説,這裡的推薦功能表是可麗餅(Crepe)。這裡的可麗餅,據説竟然是利用人工智慧開發配方的基礎上製作的。
-
中日交流呼喚新的領軍人物
(2016/06/17)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成立於1952年的奈良縣日中友好協會宣佈解散。這是最近傳來的一個令人有點震驚、但又是早在預料之中的消息。一個為中日友好做出過許多貢獻的協會怎麼就會説解散就解散了呢?據説原因有二,一是該會最年輕的會員都有70歲了;二是沒有經費,難以為繼了。
-
科技以人為本
(2016/06/16)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在大學唸書的時候,讀到符號學,老師都説,讀故事是很重要的。因為,人類總是從故事中,尋找楷模,吸收教訓。而由於每個人的家族史,教育史,所以,一百個人人看到同一個故事,會有不同體會。
-
【東京】人情下町島(4)到月島吃文字燒
(2016/06/15)
-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始終都覺得月島實在是個很美的名字。顧名思義,月島應該形狀長得像是月亮吧?是滿月、上弦月、還是下弦月呢?很可惜,月島雖然是一個狹長的島,但跟月亮的形狀沒有太大關係。
-
日本的能量景點
(2016/06/14)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人非常喜歡「能量景點(power spot)」。但在以前,這個説法並不存在。這是從數年前開始流行的新説法,但一直沒有過時,如今已經完全札根於我們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跳槽前如何圓滿離職是關鍵
(2016/06/1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近年來在日本,作為多年來習慣的終身雇用制正在走向崩潰,但認為應在公司工作到退休的想法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