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日本旅遊景點的指示牌太多了?

等身大的日本(275)日本旅遊景點的指示牌太多了?

2019/07/23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近來我讀了一本名為《觀光亡國論》(中央公論新社出版)的書。這本書由來自美國的東方文化研究家阿列克斯·科爾(Alex Kerr,在京都生活)和日本記者清野由美合著,指出了在日本蔓延的旅遊公害的問題點等。

 

      科爾在書中寫到,旅遊公害是指這樣一種情況——超過容納能力的遊客湧入以京都為代表的旅遊勝地,交通、景觀和居住環境等方面不斷出現問題。

 

      旅遊公害不僅限於京都,在全世界都成為問題,但很多情況下都沒有採取具體對策。科爾收集日本國內外的事例,在書中提出問題,闡述了應該採取的對策等。

 

      我關注和産生共鳴的部分是「指示牌公害」。書中指出,過多的指示牌正在給旅遊和日本文化造成負面影響。我作為日本人,一直以來對日本指示牌過多的情況沒有多想。相反,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非要評價好壞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體貼」,因此對外國人指出「過多」的看法感覺很新奇。

 

 

高尾山(東京都八王子市)

     據科爾表示,在日本,來到神社寺院的附近就會有「到〇〇寺還有500m」的指示牌,停車場有「入口在那邊」的指示牌,大門上有「此處是重要文化遺産」,神社內有「洗手間請往那邊」,庭園前面有「禁止拍照」,美術品旁邊有「禁止拍照」、「不要觸碰玻璃」、「請安靜」等指示牌。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

 

      在參拜之後,還會遇到數不清的指示牌,例如「商店請往這邊」、「前方有休息處」等。不管是歷史多麼悠久的神社寺院,走入其中,都是隨處可以看到寫有「院內禁止吸煙」、「請勿在此停留」、「危險。請勿觸碰」、「請勿翻越欄杆」、「請勿進入庭園」等字樣的指示牌。

 

      如果將日本旅遊景點的指示牌進行大致分類,主要有「説明與引導」、「提醒」、「營業」、「宣傳與通知」。「説明與引導」是關於相關場所的歷史、地圖、路線、出入口、洗手間等設施的介紹。「提醒」指的是禁止拍照、禁止進入欄杆內、禁止穿鞋入內、嚴禁煙火等限制來訪者行為的內容。「營業」指的是禮品櫃檯的介紹,而「宣傳與通知」指的是「〇週年紀念」等有關宣傳的用途。

 

      據科爾所述,在旅遊産業領先的歐美,並未出現像日本這樣旅遊景點到處都是指示牌的情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