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25)中國的月餅和包子改成了日式後,大受好評
2020/10/12
最早在日本推出肉包的也是中村屋。和月餅一樣,起源於創始人夫婦去中國考察時看到的「包子」。
和月餅一樣,中國包子的味道較重、油膩,不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但中村屋創始人夫妻堅信,如果將其改為日本人喜歡的清淡口味,一定會受到歡迎,於是回國後馬上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
![]() |
中村屋在麵糰的改良上頗費了一番功夫,當時聘請了中國廚師,運用了中國的訣竅,終於在上市月餅的同一年(1927年)推出了包子。日式肉包和豆沙包由此誕生。
看到中村屋獲得成功,其他麵包生産企業也紛紛推出了包子,如今,包子在日本比月餅更為普及,在便利店和超市都十分常見。
日本包子的種類之多,也必定讓發源地中國的人們吃驚。
除了肉包和豆沙包之外,日本還有叉燒包、披薩包、咖哩包、照燒雞肉包、起司包、鹽豬肉包、海鮮包、餃子包、巧克力包、蛋黃醬包、焦糖包、布丁包、櫻花豆沙包、烤地瓜(安納薯)包等等……日本人的「日式改良精神」令人敬佩。
不管怎麼説,我今年中秋節沒有吃上月餅。這次的中秋節也許會在我的記憶裏留下遺憾。明年中秋節,我一定要帶著空箱子去中國買月餅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