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六方會談代表希爾談朝鮮問題
2017/07/27
希爾:到中途進展順利,但這遠遠不夠。他們最後並未同意建立(協議條款中的)有關核的核查體制。當時也許實現了寧邊核設施的完全關閉,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打算在背地裏秘密展開高濃縮鈾的開發。因此,如果沒有形成包括我們並未注意到的設施在內的充分的核查體制,就只能暫時停止(談判),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記者:2008年秋,美國將朝鮮從「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剔除。是否産生了效果?
希爾:在推動寧邊核設施不具破壞力這一點上産生了效果。雖然很多人並未理解,在列入「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之後,那個國家將難以獲得國際機構的支援,但朝鮮並非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因此缺乏實質效果。
將朝鮮從名單中刪除,産生的唯一實質性影響是,給人以美國在支援朝鮮的印象。這與使核設施不具破壞力比起來,很難説重要。因此我支援這麼做。
記者:日本反對將朝鮮從名單中剔除。曾任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的佐佐江賢一郎(現日本駐美大使)、以及前外務次官齋木昭隆都多次提出這個問題。
希爾:確實如此。他們極為正確地向我提出日本的立場。將這個問題與綁架問題明確掛鉤。我參加與朝鮮的談判之際,每次都提出綁架問題,我對此感到自豪。坦率地説,我不認為將朝鮮列入「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名單有助於綁架問題取得進展。但是由於日本感到擔憂,我也竭盡全力應對。需要事先説明的是,將朝鮮列入「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並非我的級別能決定的事情。
記者:2008年底小布希政權任期即將結束。當時是否有些急於求成?
希爾:我們盡可能竭力採取行動。這是正確的。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支局 永澤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