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用經濟企業為何競相進駐日本?
2018/05/16
中國共用經濟企業競相進入日本市場。中國最大網約車服務運營商滴滴出行與軟銀合作,近期將在日本開展計程車的網約車服務。瞄準日本市場的中國企業的勝算有多大?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日前採訪了熟悉中國經濟的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
摩拜單車 |
中國在共用經濟領域先行一步。在網約車方面,日本私家車拉客的行為違反《道路運輸法》,原則上屬於「黑車」遭到禁止。因此,滴滴在日本提出了使用智慧手機約計程車的服務。
在民宿方面,中國最大民宿仲介網站途家等已經在日本提供服務。隨著訪日中國遊客的增加,其業務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在共用單車方面,摩拜2017年夏季進入札幌市,ofo也在2018年3月進入日本市場。
記者:為什麼中國企業會在共用經濟領域領先?
丸川:提供共用服務的企業滿足了中國人隨著收入增長而出現的切實需求。其典型就是網約車服務。從200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馬路上開始難以打到計程車。其背景是地方政府與國營計程車企業聯手控制計程車數量。在這種形勢下,滴滴等利用智慧手機呼叫一些空閒計程車的服務開始出現。隨後,普通駕駛員們半興趣半認真地接送乘客、拼車服務開始了。另外,隨著支付寶及微信等結算方式的普及,小額結算和個人間支付成為可能。
利用途家選擇日本民宿的中國遊客 |
共用單車也滿足了中國市場的切實需求。北京雖然有十幾條地鐵線路,但站與站之間相距2公里左右,很多時候目的地處在兩站之間。因為存在這種「最後一公里」問題,直到幾年前市民還一直選擇私家車出行,導致交通大擁堵。地方政府甚至要根據星期幾進行單雙號限行。可以隨騎隨停的共用單車成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記者:為什麼中國企業如今接連進入日本市場?
丸川:摩拜等共用單車在中國一些大城市的投放總量受到限制,無法投放新車。在沒有限制的城市又考慮到被盜風險,因此只能在收入水準達到一定程度的城市投放。這樣一來,中國國內市場就無法期望在數量上擴大業務規模。
摩拜和ofo從風投基金融資,手頭有錢。不光是日本,估計還會進入全球其他國家。
記者: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日本市場的「油水」很大嗎?
丸川:民宿市場的油水似乎很大。我個人的感覺,最近日本的酒店、旅館行業無法充分應對訪日外國遊客的猛增。特別是旅館行業一直以來只滿足日本人的需求。一方面,作為民宿資源的房間此前多為空置房屋等。如果民宿供應量增加帶來新的入境需求,將出現良性循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