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動力裝置主導權開爭,勢力版圖或變
2021/08/04
外部採購率先推進的是電池。中國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南韓LG化學、松下和南韓三星SDI佔到75%的全球份額。據稱電池佔純電動汽車成本的3~5成,在純電動汽車市場分得的蛋糕巨大。
美國蘋果等跨界企業也被認為將涉足純電動汽車。如果採用E-Axle,難度較高的動力裝置的開發負擔將減輕,新興勢力容易進入純電動汽車市場。
![]() |
馬瑞利(Marelli)力爭到2025年每年供應100萬台E-Axle |
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為了抗衡此前的垂直整合型汽車製造,像個人電腦等那樣由不同企業承擔開發和生産的水準分工型企業合作有望擴大。電子産品代工大型企業台灣鴻海精密工業也將涉足汽車代工。
分工的趨勢有可能給E-Axle開發企業帶來傳統企業以外的客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