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2022財年生産計劃創新高,考驗供應鏈實力
2022/02/10
各零部件製造商也在加緊進行準備。電裝董事松井靖在2月2日的財報記者會上就半導體問題表示,「整個2022年半導體短缺現象將繼續,但供應一定會跟上」。為了確保所需數量,電裝計劃接受最高1成左右的漲價。
作為半年~1年左右的臨時性措施,電裝將與半導體廠商進行談判,優先確保數量。豐田方面也打算在費用方面提供支援。
![]() |
愛信也從2月開始將專門用途的部分半導體改為通用産品。從半導體短缺開始顯現出長期化趨勢的2021年夏季開始,電信就進行這方面的討論了。即便某個供應鏈斷開,也能很快採購到替代品,愛信希望通過提前建立防範體制,實現穩定生産。
為了下年完成高水準的生産計劃,豐田系的零部件製造商電裝和愛信將增加庫存。盤存資産截至2021年12月底比1年前增長4~5成。即使在減産的背景下,兩家企業也為了下年連續4季度增加了庫存。因為豐田2021年夏季提出了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生産1114萬輛的大致目標。除了集團企業外,與大型零部件廠商德國大陸9月的數字(增長1成)相比,庫存增長率也很高。
不過,整個供應鏈能否應對1100萬輛的生産計劃還不得而知。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杉本浩一表示,「如果整個2022年半導體繼續緊缺,産量將低於1000萬輛,不過這或許是實際的股市期待值」。
據某中型零部件廠商介紹,豐田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産量目前正考慮定在950萬輛以上。豐田高管表示,在生産預期持續下調、電動化等不明確的背景下,「因為回收投資需要近10年,目前難以增強生産設備」。雖然已開始採取增加加班及強化聘用臨時工等暫時的應對措施,但由於最近減産,人員已經過剩。
豐田也開始考慮根據生産增減來調整供應鏈。因為生産增減産生了額外負擔,豐田已開始以包括二級供應商在內的零部件廠商為對象,查明人工費和倉庫費等課題。
在此基礎上,原定2022年度上半年實施的零部件價格下調改定,將根據需要推遲一段時間。原材料暴漲也會成為零部件製造商資金流的負擔,反映到零部件價格上的時間也不斷提前。
主要是因為2021年豐田在世界各地擴大了份額,在半導體緊缺等嚴峻條件下,保持了相對較高的産量。
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2021年1~12月生産了858萬輛(比2020年增長9%),德國福斯由2020年的近900萬輛大幅減至780萬輛左右,在各地的份額增長緩慢。
豐田的2022年能否也穩定生産將決定業績的好壞。這將考驗豐田及整個供應鏈的實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