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創王國」任天堂的掙扎
2019/05/16
2018年6月古川俊太郎(47歲)就任社長之後拜訪相關企業,帶著害羞的笑表示「我雖然沒有岩田那麼拼命,但會比君島更努力」。接替突然去世的岩田的前社長君島達己(69歲)基本上確定了路線,而古川肩負著創造Switch之後作品的責任。
另一方面,曾是任天堂象徵的岩田採取從經營到開發方面廣泛干預的獨斷經營體制,現在也是從這種體制向集體領導體制過渡的時期。從古川的發言中也可以看出對這種微妙定位的苦心。
任天堂的一家供應商不安地表示,「今年是異常事態」。往年一般3月上旬會確定下一年的遊戲機和遊戲軟體的銷售計劃,但今年到了中旬仍未接到通知。古川等管理層的意見未達成統一,無法下單訂購零部件。各供應商的生産計劃制定推遲,非常為難。
![]() |
任天堂社長古川俊太郎(2月,東京都千代田區) |
古川力爭告別因熱門作品的有無而業績劇烈波動的「賭博式經營」,建立將瑪利歐等人物形象應用於電影和主題公園、穩定獲取收益的機制。
獨創性才是「引擎」
古川斷言稱,「持續推出獨創的商品和服務是任天堂的增長引擎」。雖然他表示「信賴開發團隊。我們沒有問題」,但其步伐看起來並不穩健。
不少企業雖然借助強有力的獨創性創造出大熱門商品,但在成長為大企業之後陷入停滯。例如索尼。1979年上市的便攜音樂播放器「Walkman」等席捲了世界,但稱得上大熱門的商品則需要上溯至1994年上市的遊戲機「PlayStation」。自作為索尼第一位工薪族社長於1995年就任的出井伸之時代以後,該公司幾乎沒有再誕生過大熱門商品。
一直進行世界級創新的任天堂是否也難以避免組織的僵化,創造力也和日本家電企業一樣不斷弱化呢?如今,任天堂正站在岔路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田志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