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PS4是這樣造出來的
2020/07/10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安裝線狀及帶狀的「柔軟」零件。一共32台機器人,投入其中26台負責這項工作。機器人不喜歡彎曲或飄動的柔軟物體。而木更津的機器人卻可以熟練地處理彎彎曲曲、飄忽不定的柔軟零件。還可以熟練進行彎折電纜的工作。
![]() |
機器人不停歇地工作,30秒就能裝配1台PS4(淡嶋健人/攝影) |
比如,帶狀的佈線材料「柔性扁平電纜」(FFC)。機械臂照射燈光,尋找端部的藍色加強材料。這是決定加強材料抓取位置和角度的標記。在其他工序中,一邊的機械臂拿起細細的電纜,另一邊的機械臂猛地擠壓一下。然後調整端子的方向,插入連接器。插得既不緊也不松。對人類來説很簡單,但對機器人來説卻很難。
![]() |
一邊的機械臂拿起細細的電纜,另一邊的機械臂猛地擠壓一下(淡嶋健人/攝影) |
追求生産效率
「估計沒有其他地方能把機器人用得這麼好」,索尼的技術人員非常自信地説。直到最後的包裝,所有工序都已實現自動化。索尼優先考慮投資回報率,合理進行人與機器人的搭配。SGMO的總規劃師日下部博之自信地説:「造出了能掙錢的生産線」。
![]() |
索尼Play Station的生産線(淡嶋健人/攝影) |
追求生産效率也是Play Station製造的DNA。曾設計出第一代Play Station的索尼著名設計師後藤禎祐專注於設計可大量生産的遊戲機。據説他曾親自來到木更津工廠的現場,一邊跟技術人員討論,一邊致力於提高生産效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