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企業對海外投資不感興趣?
2021/05/14
台積電創始人的張忠謀在4月發表的演講中,言辭犀利地牽制了呈現過熱跡象的各國的招商活動。
他説「美國敬業的程度不如台灣。美國製造業幾十年前就不紅了。無論是工程師、技工、領班和作業員,美國的人才都不行。結果造成美國單位(生産)成本顯著較台灣高。美國聯邦及州政府的短期補貼,不能彌補長期的競爭劣勢」。
在此基礎上,張忠謀表示「台灣擁有大量優秀敬業工程師、技工、作業員願意投入製造業」,強調了今後在台灣生産的優勢。
![]() |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強調了並非在美國等海外、而是今後在台灣生産半導體的重要性(4月,台北市) |
另外,半導體與汽車等不同,産品非常小,運輸成本也不會成為負擔。
根據1996年達成協定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ITA(資訊技術協定),半導體的關稅已在各國被取消,這也降低了台灣企業走向海外的必然性。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除了對技術外流的擔憂根深蒂固之外,台灣對於提出「台灣有事」和地緣政治風險、暗中強迫台灣企業走向海外的歐美各國的做法似乎也存在抵觸感。
5月中下旬,美國當局將繼4月之後再次邀請台積電等海外大型企業,針對美國供應鏈的重新構建展開磋商。美國總統拜登2月簽署要求在100天以內調整半導體供應鏈的緊急總統令,不久將迎來最後期限。在與台灣企業的博弈至今仍在持續的背景下,美國以後將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受「半導體短缺」和「依賴台灣」困擾的世界也在投以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