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抓住生成式AI需求發起反轉攻勢
2024/01/22
首先是確保利潤。台積電所重視的營業毛利率在2023年10~12月為53%。這一水準符合該公司的長期目標,但由於尖端半導體開發等相關費用增加,大幅低於上年同期的62.2%。
應日美政府邀請而推進建設的海外工廠的順利投産也是課題之一。針對與索尼集團等合資的熊本工廠,台積電錶示將於2月24日舉行落成儀式。計劃2024年10~12月開始量産。
針對正討論在熊本建設的日本第二工廠,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正在與日本政府磋商。他們持合作態度」。
另一方面,計劃2025年啟動量産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受人手短缺等影響,在投産方面面臨困擾。美國的第2工廠預定2027~2028年量産,生産品類可能要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變更。
此外,還必須考慮到地緣政治風險。在13日的大選中,堅持親美路線的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賴清德當選。根據今後的發展,美國、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對立有可能進一步加深。
美國拜登政府加強了AI半導體的對華出口管制,作為台積電大客戶的英偉達等受到巨大影響。
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分析師劉佩真指出,「在美中高科技戰爭中,台灣是‘美國聯盟’的一員。與日本的合作也很重要」。需要在應對管制的同時靈活地抓住需求。
一直主導台積電海外戰略的劉德音將於6月卸任,負責內部運營的魏哲家將升任董事長。這是2018年卡里斯瑪(超凡領袖型)創始人張忠謀退休以來經營體制再次更新。
台積電能否在應對內外部課題的同時,抓住生成式AI的大浪潮?2024年將成為新管理層掌舵受到考驗的一年。
台積電18日公佈的2023財年(截至2023年12月)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5%,降至2.1617萬億新台幣。受半導體行情低迷的影響,營收時隔14年下降。凈利潤下降17.5%,降至8384億新台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