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被「老衰工廠」拖下神壇?
2018/11/27
在海外,2015年德國福斯被爆大規模篡改廢氣檢測數據。但是「在歐美,管理層對違規行為發出指示的情況很多,而日本企業多為一線員工揣度上層意思,最終發展為違規」(德勤財務諮詢的Prevost Mayumi)。
在持續「改善」的名義下,日本企業將問題的解決交給一線。在各企業的報告書中,為了降低成本和遵守交貨期、以一線的判斷而染指違規行為的情況突出。當然,這不應成為管理層的藉口。僅僅倡導成本削減,對一線的扭曲視而不見,促使一線涉足違規行為的經營責任巨大。
日産表示將在6年裏向檢測裝置等投入1800億日元,為檢查部門招聘670人。速霸陸也將在5年裏將1500億日元用於設備更新。但這都是局部性的應對舉措,「産品製造力」能否恢復仍是未知數。
在倡導旨在實現製造業數位化的「工業4.0」的德國,在從生産到檢查都採用機器人技術的最尖端工廠,生産被遷回本國的趨勢已經出現。德國愛迪達2017年引進了機器人自動生産鞋的生産線,時隔24年將生産遷回本國。
能自動分析龐大資訊的技術還可以用於檢查工序和品質提高。在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背景下,此前僅僅依賴一線的感覺和努力的日本製造迎來極限。日本製造要東山再起,需要根本性的生産革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藤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