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調查:日本企業的中國業務該怎樣?

調查:日本企業的中國業務該怎樣?

2019/10/08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與被巨大的市場規模吸引,一直向中國靠攏的德國和南韓相比,日本企業此前乘上貿易自由化的浪潮,一直與中美兩國積極交往。向世界最大電子製造服務(EMS)企業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等委託業務,在中國生産面向美國的遊戲機的任天堂是日本企業的典型。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18年的調查顯示,進駐中國的4成日資製造業的當地營業收入一半以上依賴出口。作為「今後1~3年最為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列舉美國的企業數量僅次於日本,可見中國成為日企的對美出口基地。

   

 

     但是,貿易戰看不到改善的跡象,如果久拖不決,中美脫鉤現象必將加劇。此前將兩國連接起來的供應鏈正在瓦解。

   

     日本理光7月將面向美國的多功能一體機的生産遷往泰國,京瓷也轉移至越南。運營「優衣庫」的迅銷也計劃轉移至越南等地。作為向美國等中國以外市場出口的基地,日本企業將加快將生産轉移至東南亞等。

   

      但是日本企業並非放棄今後有望增長的中國市場,將現有的當地工廠從出口基地改為面向國內的供給基地,繼續維持業務等案例很多。

    

       背景是日本企業認為中美摩擦將長期持續。在調查中,針對有關建立對本國有利的國際秩序的中美對立,51.3%的受訪者回答稱「將長期(10年以上)持續」,高於中期(5年左右、25.8%)和短期(1~3年、10.8%)。

  

     因認為圍繞中美價值觀的摩擦持續發酵,2個經濟圈的爭執將加強,日本企業今後將不得不調整此前將中美連接起來的供應鏈。

  

     受中美對立影響的不僅是日本企業。在中國擁有美國蘋果iPhone的對美出口基地的鴻海等企業也籠罩烏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