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製鋼醜聞衝擊「日本製造」
2017/10/11
10月8日曝光的日本神戶製鋼所篡改鋁製零部件數據的問題已經發展為日本製造業失去國際信賴的事態。在至少10年的時間裏,包括管理人員在內,神戶製鋼所多個網點的員工集體偽造了強度數據。數十名員工也默認了篡改數據行為。儘管最近幾年日産汽車、旭化成、東洋橡膠工業等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接連曝出醜聞,但始終沒有被引以為戒。神戶製鋼所衝擊正在動搖「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的信譽。
![]() |
神戶製鋼所(KOBELCO) |
股票遭拋售
10月10日,即神戶製鋼所舉行緊急發佈會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神戶製鋼所的股票在東京股市上被大量拋售,始終處於無法成交的狀態。被曝光使用了神戶製鋼所問題産品的日産汽車和馬自達等的股票也遭到拋售。不僅是引發醜聞的神戶製鋼所,就連其客戶也被捲入,可見此事的影響之大。
神戶製鋼所向200多家企業提供了問題産品。一直在違反交易合同篡改品質數據。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在2017年8月神戶製鋼所通過內部自查發覺問題之前,公司裏一直沒人覺得「奇怪」。在過去1年裏,以某種形式參與數據造假的員工多達數十人。
神戶製鋼所至少從10年前就開始持續造假,如果繼續往前追溯,數字會進一步增大。神戶製鋼所被認為在日本國內的4個網點利用相同的手段偽造數據,很多員工事實上默認了這種行為。
一系列醜聞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缺乏為消費者著想的意識。神戶製鋼所的副社長梅原尚人在記者會上解釋説:「好像憑經驗感覺‘沒有收到投訴,應該勉強矇混過關了’」。正如梅原所説,「在民營企業之間的交易中,遵守合約的意識比較低」。可以説問題的根源是對「品質」和「安全」的意識淡薄以及粗糙的管理體制。
![]() |
神戶製鋼所副社長梅原(左)等人在記者會上鞠躬致歉(10月8日下午,東京都港區) |
工廠的現場管理人員8月30日向神戶製鋼所會長兼社長川崎博也等經營高管彙報情況後,神戶製鋼所並沒有及時向消費者公開消息,而是優先與客戶企業協商對策並實施安全性調查。因問題産品涉及的範圍比較廣,該公司9月中旬才向日本經濟産業省進行報告。神戶製鋼所之所以在日本3連休期間的10月8日召開緊急記者會,是因為受到了經濟産業省的指示,以及客戶企業不斷高漲的不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