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製鋼醜聞衝擊「日本製造」
2017/10/11
無法完全掌握自身産品的流向
對於汽車、電機、機械等製造業來説,材料企業處於供應鏈的最上游。正如一家材料企業的高管所説,「無法完全掌握自家的産品被用於哪種最終産品」。材料企業的産品應用範圍比較廣,業務以BtoB(企業間交易)為中心,距離最終消費者較遠。
使用了神戶製鋼所篡改性能數據零部件的汽車、飛機和鐵道企業萬一遇到安全性問題,可能需要進行召回和更換零部件,事態非常嚴重。神戶製鋼所在10月8日的記者會上一直向客戶企業道歉,但直到最後也沒聽到針對消費者的發言。
此前,企業之間的交易一直依據不欺騙對方的「性善説」履行合約。以遵紀守法為最優先原則,但履行與客戶企業之間的合約的意識似乎比較低。社會對企業醜聞的態度越來越嚴苛,一個醜聞不但關係到自身企業的存亡,還會讓不知道産品有問題而採用的客戶企業失去信譽。日本製造業整體的自凈能力正在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西智也、安原和枝、村越康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