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食品即將到來
2019/03/15
相比之下,基因編輯原則上只是改變對象作物本身的遺傳基因,被認為安全性較高。可以減少基因改良的時間和成本。基因重組等需要專家們較高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積累,但基因編輯技術,就連學生也可輕鬆理解,操作簡單。
瞄準基因編輯的創新性,海外大型企業紛紛著手使其實現實用化。美國杜邦旗下子公司利用基因編輯開發出了高産玉米。通過室外栽培實驗等,目標是在數年內實現商品化。
![]() |
孟山都也於2016年和開發出基因編輯代表性技術「CRISPR-Cas9」的研究機構之一美國Broad研究所展開合作。2018年向農業領域潛力較大的初創企業美國Pairwise出資1.25億美元,共同推進大豆及小麥等的研究。
日本方面,KANEKA於2018年春季與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聯手,開發出了可短時間內進行小麥品種改良的基因編輯技術。不過,在食品領域的動作與歐美企業相比還十分有限。日本一位相關人士表示,「種苗和食品廠商中對此較為關心的企業有很多,但還只是處於收集資訊的階段」。
最早將於年內在店舖銷售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考慮到基因編輯的影響力,正加緊應對。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專門部門會議1月匯總報告稱,關於基因編輯食品,有一部分還未進行安全性檢查,登記後方可銷售。日本計劃3月制定規則,最早將於年內允許銷售基因編輯食品。
在美國,農業部於2018年3月宣佈了不限制使用基因編輯進行品種改良的方針,但歐洲明顯採取慎重態度,各國應對方式大不相同。
基因編輯為最尖端技術,才剛剛開始實現實用化,還存在很多未知的情況。基因編輯後的食品要想在市場上流通,包括其安全性在內,需要獲得廣大消費者的理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野祥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