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解析揭示為何日本人酒量小
2020/05/09
日本人有哪些特徵?基因解析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進步正在不斷弄清「日本人的本質」。日本人進化為不善飲酒等情況浮出水面,同時還發現了即使是日本人也能劃分為本州型和沖繩型等多樣化群體的可能性。
很多日本人被認為酒量小,這是進化的結果。大阪大學的教授岡田隨象等人在1月發行的英國科學雜誌上透露了這一消息。
![]() |
研究人員解析了17萬名日本人的基因組,找到了在過去1萬~2萬年裏配合周圍環境而産生變化的29處。基因組本體是2條鏈相連的DNA,以4個「文字(鹼基)」記錄遺傳資訊。隨著時間推移,一部分文字偶然被改寫,身體等將發生變化。
日本人變化突出的是産生與酒精代謝有關的「ADH1B」和「ALDH2」等酶的部位。酶可以分解酒精與喝酒後體內形成的有害物質乙醛。如果酶的作用減弱,有害物質將難以減少,成為所謂的「不善飲酒的體質」。
![]() |
此前,日本人不善飲酒的體質就在一定程度上被發現。解析數據闡明了每經過一代、不善飲酒的變化都在基因組中持續累積的情況。有可能是經過漫長時間,酶不再發揮作用,結果演變為不善飲酒的如今的日本人。岡田教授表示,「可以説日本人隨著進化而變得不善飲酒」。
但是,關於為何不善飲酒有利於生存下來,岡田教授表示「不清楚」。一種説法認為,開始種稻子時代的日本人受到水田中的寄生蟲和變形蟲困擾。不善飲酒、難以分解有害物質的身體或許更適合將寄生蟲等從體內排除出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