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分離回收技術競爭力:日本第2 中國第9
2023/10/27
二氧化碳分離回收技術被視為推進脫碳的王牌技術之一,哪些國家在這一技術領域具備較高的競爭力呢?《日經Veritas》委託日本數據分析公司astamuse(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日本經濟新聞社是astamuse的出資方)統計了在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申請的相關專利。以2013年~2022年12月底公開的1萬8027項專利為對象,對實現性和權利剩餘時間等專利競爭力進行打分,並排出了名次。
分離回收技術只提取並回收廢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是地下封存和碳迴圈(Carbon Recycle)等新一代脫碳技術的基礎。
![]() |
按照國家來看,排在首位的是美國。從企業排行榜來看,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等公司排名靠前,競爭力高的美國企業數量多且實力強。尤其是埃克森美孚,在回收的實用化方面世界領先。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從發電站的廢氣中回收了1.2億噸二氧化碳,回收量位居世界第1,今後打算進行地下封存(CCS)。埃克森美孚還以4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開展利用專用管道來輸送二氧化碳業務的美國企業等,加快了投資步伐。
排在第2位的國家是日本。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三菱重工在企業排名中高居榜首。三菱重工已經在全世界交付了15座二氧化碳回收設備。2022年還與埃克森美孚展開了技術合作。提供火力發電機組的東芝排在第7位。排在第8位的豐田在從汽車廢氣中回收二氧化碳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 |
三菱重工的小型二氧化碳回收裝置 |
排在第3位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旗下機構持有的專利獲得了很高評價。
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2017年中國反超美國位列第1。日本、美國、中國、德國、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的2013年~2022年公開專利數量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在7個國家10年內的總申請量中佔比49%。單從2022年來看,中國的申請量猛增,佔比達到61%。中國雖然在競爭力上排在第9位,但今後有可能像其他技術領域一樣,在品質上位居前列。
日立提供電力損耗小的輸電系統,更多企業公示減排貢獻量
股市關注的綠色轉型(GX)股票不僅僅是通過業務轉型等減少自身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企業,通過産品和服務為客戶減少排放量做出貢獻的企業同樣有望實現增長。
NTT DATA集團啟動了幫助客戶企業減排溫室氣體的「綠色諮詢服務(Green Consulting Service)」。通過計算包括供應鏈在內的排放量、引入可再生能源、利用IT(資訊技術)幫助工廠和大樓節能等方式來實現減排。據悉,在啟動服務的1年多時間裏,諮詢量超過300個,接單量也出現增加。
在氣候變化資訊公示要求日益強烈的情況下,希望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企業猛增。排放量測算企業Zeroboard(位於東京都港區)認為,2025年的日本國內市場規模將擴大到2600億日元,達到2021年的65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