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科學新國家項目要攻克認知症等
2023/12/15
日本京都大學的高橋良輔教授説:「在各國都在推進腦科學研究的背景下,日本的特色是作為人腦的前階段,用狨猴闡明神經回路」。他指出:「雖然研究大體上順利推進,但應該強化從狨猴應用到人的研究,使其以更有利於臨床的方式發展」。
下一期計劃中新提出的重點課題之一是「數字大腦」的開發。目標是作為與數理科學等的融合研究,在數字空間再現人的神經回路。不僅再現健康人的大腦,還再現大腦生病的樣子,這將有利於預測疾病的發展等。
日本過去的研究也在推進了解大腦功能,並為實現數位化再現而開展數據積累。理研的團隊領導人下郡智美等製作出了在狨猴的大腦內發揮作用的基因的全面資料庫。關於約2萬種基因,詳細調查了在大腦內的各部位發揮作用的圖案,形成了三維立體圖。
日本東京大學的笠井清登教授等人與幾十家研究機構合作,構建了利用磁共振成像裝置(MRI)拍攝的人腦的圖像資料庫。發現在感覺統合失調症患者中大腦特定部位出現了變化等。據説通過收集利用統一的方法拍攝的MRI圖像,實現了高品質的資料庫。
下一期計劃為了將通過大腦研究獲得的經驗應用於正式的醫療,將與從事患者診療的臨床領域的研究人員、製藥企業及檢查設備廠商等強化合作。
將公開徵集核心的研究基地,使其具備基礎、臨床及産學合作的樞紐功能。在之前的研究中承擔核心作用的理研的腦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與具有醫院功能的研究機構合作是有力候補之一。
腦科學是世界上競爭激烈的領域。美國從2014年啟動了「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的預算,預計到2026年共計將達到5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歐洲向截至2023年的10年計劃投資了約6億歐元。中國對始於2021年的5年計劃將投入50億元的預算。
日本在下一期計劃中利用技術及數據等優勢實現自主性非常重要,但難以追求規模。還需要與國外進行合作與分擔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