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後前來求購的3每人平均是中國人。據稱,求購者認為雖然作為物業本身的吸引力不太高,但「位於(外國遊客訪日的)黃金路線,因此還有價值」。要價為1億5000萬日元。最終,這處溫泉酒店被接待訪日外國人的一家旅行公司的中國經營者購得。但在移交所有權後,酒店的經營完全變了樣。住宿客基本被鎖定為中國人。
 |
在日本商業街隨處可見中國遊客 |
該酒店向每間客房提供的早餐均變為了自助餐形式,曾作為宴會廳使用的大廳也被改建成了客房,此前家庭顧客停放私家車的停車場開始被大型旅遊巴士所佔據。結果,日本客人迅速減少,但客房的入住率迅速上升,「達到了幾乎沒有空房的狀態」(相關人士)。獲得酒店的中國經營者的戰略是通過最大限度降低運營成本,吸引低價的中國旅遊團,以提高收益。
就如這樣的事例一樣,被收購的旅館和酒店很多都變為了專門接待中國人的住宿設施。當然,對於當地來説,這一點似乎也並非全是壞事。
一家日本地方旅館的復活
山梨縣笛吹市作為桃子産地而聞名。自東京乘電車1個半小時,就到了被日本人稱為「偏僻之地」的石和溫泉地區。在全盛時期,這裡每年能接待300萬日本客人,但目前已經減少至不到一半。最近,開始引人注意的是外國遊客。其中,佔6成的中國人正以20%~30%的速度增長。從幾年前開始,中國企業也開始在該地區展開收購。在石和溫泉地區營業的旅館和酒店達到49家。而目前其中的6家為中國經營者所有。
這其中有一家名為「綠水亭 山吹」的旅館。該旅館陷入經營破産後,曾一度作為日語學校使用,最後被中國人購買。旅館至今仍保留著日語學校曾使用過的招牌。在JR石和溫泉站前的旅遊問訊處,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並未營業,但實際上還在繼續營業。那為何連當地的人都不知道呢?
 |
在中國經營者收購的酒店,住宿客人都是中國人(山梨縣笛吹市) |
對此,曾留學日本的中國籍所有者表示「我們沒必要進行宣傳。因為中國的旅行社會直接介紹遊客過來」。據稱每天約有40名中國遊客在該旅館住宿。正午過後旅館內的電燈就關了。中國遊客通常在晚上7點左右到達旅館,第二天一早又趕忙前往下一個宿地。據稱在旅館住宿中國客人一般晚上也很少外出。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帶著複雜的表情説「中國遊客不會像日本人一樣乘計程車去購物和吃飯,基本不會在這花錢」。
即便如此,當地還是有不少歡迎的聲音。石和溫泉旅館協同組合的理事長、自己也在經營旅館的山下安廣表示「希望與中國人經營的旅館和睦相處、共同繁榮」。關於其中原因,山下表示在日本住宿客人持續減少的背景下,「如果外國遊客不來住宿,將難以維持經營」。據説,中國經營者會將接待不過來的遊客介紹給當地的日本旅館,而作為交換,會要求傳授日本的服務和接待經驗。
中國富人為「轉移資産」
中國人投資日本的旅館似乎並不都是為了獲利。位於東京都北區的印刷公司R Corporation的代表館正子出生於中國,30年前來到日本並獲得了日本國籍。他在北京市也開設了事務所,開展為日本企業進駐海外提供支援的業務。看好其廣闊的人脈,最近越來越多的中國富裕人士聯繫館正子,表示希望他能介紹日本的溫泉旅館。
(接下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