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中國門市數超過日本
2020/10/10
電商與實體店的融合是迅銷提出的「資訊製造零售業」的基礎。迅銷利用商品附帶的IC標籤和電商購買數據從世界各地收集暢銷商品的資訊。再結合各地的天氣和市場動向,運用人工智慧(AI)等技術進行分析。將銷售數據運用到商品企劃、生産、物流等方面,目標是形成一種模式,快速有效地生産出顧客需要的服裝。
在中國,實體店不單純只是收集數據的據點,還與電商庫存管理和銷售情況實現了聯動。接到網購訂單時,會將門市的庫存包裝起來,交給前來取貨的顧客。比起另外設置物流網店,配送等的效率更高。
日本國內的優衣庫網購商品全部從電商專用倉庫發貨,實體店和網路並未實現聯動。德國羅蘭·貝格諮詢公司(Roland Berger)日本法人的合夥人福田稔指出:「日本有非常完善的門市網路。中國沒有這樣的遺産,因此更容易推進數位化」。
![]() |
優衣庫的上海旗艦店 |
從全球來看,優衣庫的商品從企劃到生産、銷售,交貨週期(Lead Time)在過去為1年左右,目前已開始縮短。要進一步縮短這一週期,估計需要引進中國模式。不少人讚賞中國門市使用社交網站(SNS)向顧客進行宣傳的銷售方式。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據英國歐睿資訊諮詢(Euromonitor)公司介紹,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的中國服裝市場規模將同比萎縮11%,降至2825億美元,但受到的打擊要比美國(下滑19%)等國家輕微。到2024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456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22%,增速將超過美國(17%)和世界水準(17%)。
但對迅銷來説,過度依賴中國也會帶來風險。2012年因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問題,中日兩國的緊張關係加劇,近半數中國門市被迫停業。如果對中國的依賴加劇的話,政治性對立導致商業活動受到衝擊的風險也會增加。
柳井正會長也認為,「不能向中國一面倒,保持平衡很重要」。要達到服裝銷售額排名第一的目標,在全球推廣實體店與電商相融合的模式,需要考慮過於集中中國的風險來制定開店戰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